必修课900字

2024-06-26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一生很短,于茫茫历史不过眨眼瞬间;一生很长,于你于我,这就是全部。

在我们全部的生命里,需要面对的抉择千种万种,但无论如何,最终总要有个决定。这个决定必是我们的灵魂发出的声音。学会重视灵魂,学会与之对话,这必定是需要我们穷尽一生来完成的永恒的必修课。【起笔空灵,虽浪漫,但也许难以把握。】

“人是一支会思想的芦苇。”正是因为人有不灭的灵魂,所以比其他生物都高尚许多。假如一个人缺少了思想,那他注定只是一支渺小的芦苇。生命的脆弱于每个人都一样不可避免,于是精神的强大则造就了“大写的人”。当罗马教廷的马蹄踏破了希腊的平静,利剑随时都会刺入胸膛,亚历山大,这位成就千百伟业的大帝向一位躺在草地上的人询问:“请问我能为你效劳些什么?”他回答:“不要挡住我的阳光。”所以他是哲学家,这便是欧根尼。另一位哲学家,当他漫步在繁华的街市,他发出感慨:“这里有多少我用不到的东西啊!”这是苏格拉底。我并无意推崇世人都似这般大彻大悟。但我相信,凡是形象高大的人都会有这样的胸襟。【事例比较新鲜。但要表达什么呢?指向何处?】

我看到他们的灵魂漂浮在头顶,朝世人抛去嘲笑而又无奈的一个眼神,仿佛在说:“这世间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皆为利往,鄙陋不堪!”他们轻视生死、物质,因而显得崇高伟大。事实也是如此。他们死了,却比活着的人更真实。这只是因为他们重视灵魂,追求精神的更高境界,而不仅仅徘徊于温饱。由于灵魂的不灭,他们拥有的岂止一生!

精神与灵魂永远都是大于生命的。在亚当和夏娃诞生之前,上帝说需要光,于是就有了光。“光”或许就是一种信仰,一种指引吧!【???艰涩。】

尼采早已毫不留情地挑明,上帝死了。在这样一个没有偶像的时代里,我们的必修课难道仅限于如何生存,如何享受吗?【此处回过神来了,脱缰的野马终于上了正路。】不,不该是这样的。城市化的推进不该抹杀那些追求质朴宁静的心;琳琅的服饰不该穿在灵魂的身上,他依旧应该如来时那般赤裸裸。食物,只是为了活下去,但愿灵魂永远是个不安的孩子,不会因为食欲堕落腐化。

重视灵魂的存在吧。世界广阔,但惟独它能与你对话。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哲学家,但“虽不能至”,也请“心向往之”。【活学活用,妙语!】深入灵魂的核心,探究生命的意义,这永远不会成为选修课。假若你连灵魂都失去了,试问,你又如何忍受生而为人!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