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印象(五十二)1600字

2024-06-20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老街土改根子老刘家,男主人打我记事起就是生产队保管员。平时话语不多,一旦从他嘴里蹦出话来,我们老街的人们说,那是很煞杠的,硬得像钢板一样,硬戳戳的。

保管员工作,在老街那是没得话说的,一句话:任劳任怨,认真负责。平时在集体保管室,像个姑娘婆婆一样,细微末节都考虑得十分周全。

他在万恶的旧社会里,是个苦大仇深的人,包括他的家人都跟着他遭了不少的罪,受了万般的苦。

这段往事,一般他是不提起的,一旦别人捅破了这层窗户纸。可以看得出来,想起往日苦,两眼泪汪汪。他就会眼泪像飘纱的刷刷不停地往下掉落。

解放前,他家住在深山老林里。一个千脚落地的窝棚,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无土地资源,平时都是租种当地富户人家的田亩,每年年成好,风调雨顺,除给地主交租外,家里还可以落下一些粮食。如果,年成不好,遭遇旱灾、水灾,那一家大小就只有到山上到处挖野菜、吃野果、啃树皮,饿得肚皮贴到背脊骨、面黄肌瘦。

更为老火的是,全家五口人,只有一套灰不溜几的破衣衫,一床像猪油渣子的烂棉絮。平时,都不敢出门,要出门就这套衣服,大多都是赤身露体,就是包括在地里干活也是这样,如果一听到有人来了,大家都像燕子扑地急忙跑到屋里躲起来。

冬天太冷,冷得都受不了,只有钻进灶膛里,因为那里暖和一些。即使他后来娶媳妇后,仍然还是过得这样的生活。

好在,后来是共产党、毛主席才把他们一家从苦难中救了出来。我们这些苦大仇深贫雇农才有了翻身之日,才真正当家做了主人。

听了他对万恶的旧社会血一般的控诉。我内心为之一振,心想:是呀!现在的幸福生活确实来之不易,我们生在福中要知福啊!

怪不得,他对共产党、毛主席始终念念不忘,平时努力工作也是在报答共产党的恩情。

记得那是在毛泽东逝世的日子里,所发生的事情。

毛主席去世的那天下午,霎时,空气骤然凝固了,周围死一般寂静,连人们的呼吸都感到窒息。老街的人们有些不敢相信,怎么会呢,全国人民不是每天都在喊毛主席万岁,敬祝他老人家万寿无疆吗,人们在心里喃喃地说:

“这怎么可能?毛主席怎么能死呢?谁都能死,毛主席也不能死啊!”

可是不一会有线广播喇叭又开始广播啦播音员用低沉的音调播送着中共中央、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告全国人民同胞书,沉痛的宣告中国人民的伟大导师、伟大领袖、伟大舵手、伟大统帅毛泽东主席因病去世,并号召全国人民化悲痛为力量,团结在党中央周围。

大家只是有一种不安的感觉,老刘一家人嚎啕大哭,看老街上其他人也是如此,一个个都哭得泪人似得。

根据上级的安排,全国各地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军队、生产大队、学校都设置了灵堂组织各阶层群众为老人家吊唁。

我们大队的灵堂搭在附近一所小学校园内,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中央摆放着毛主席的大幅遗像,上围着黑纱挂着白花,两边摆放满了花圈,上方悬挂着数米长的白底黑字“极其沉痛地哀悼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逝世”的挽幅。由武装基干民兵持枪轮换地站在老人家的遗像两旁,为老人家守灵。按照大队安排吊唁的顺序,人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在这里,排列好,然后按着顺序臂佩黑纱,胸带白花在哀乐声中四个人一组,缓步走到毛主席遗像前向老人家默哀、鞠躬。

吊唁活动共进行了两天,老刘家一家大小站在来吊唁的队伍中,依次到了他们一家人。他们心情沉重地走到毛泽东的遗像前。刘老已是快到古稀之年,由他大儿子搀扶着来到了灵堂。一家人哭倒在了毛主席的遗像前,撕心裂肺地喊道:“毛主席啊毛主席,我的亲人啊大救星,我一家没有您就没有今天啊,您不能离开我啊!”霎时,灵堂内响起一片悲痛欲绝的哭声。紧接着是后面吊唁的人群都走来了,顿听满堂哭声。看着他们一个个哭喊昏天黑地的,在场的谁不为之动容,谁不潸然泪下呢!

在以后的好多天里,我都始终沉浸在无限的哀痛之中。每天不吃、不喝。独自一个人来到学校漫无目的地在操场上一阵小跑似得不停地转着圈儿。仍然在心里坚信,毛主席他老人家没有死,这他死了,今后的中国该怎么办呀?

大家怎么能舍得毛主席与我们离开呢!是他,是他所领导的共产党才把我们这些贫苦百姓从火海中就出来的呀!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