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节如约而至,母亲总会给我们讲那个百听不厌的故事。
故事说: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村庄里,有父女二人相依为命。
一日,为了不错过季节,让自家的几分薄田能插上秧,父亲鸡鸣而起,扛上一把祖爷留下的锄头,悄悄出门去放水。
黎明时分,女儿起床后寻不到父亲的影,照例扫撒庭厨、做好早饭,只到中午,仍不见父亲进门。女儿只好自己先吃过早饭,然后装好饭菜,急匆匆地赶往田间给父亲送饭。
到了自家田边,女儿四顾张望,却不见父亲的踪影,唯有那把锄头躺在水沟里。女儿感到情况不妙,连忙四处打听,知情人告诉她,她父亲和别人为水发生了争执,冲突中被打死了,尸体被扔进大河冲得不知去向。
听罢,女儿犹如五雷轰顶,立刻昏倒在田边。不知过了多久,她苏醒过来,泪眼朦胧,口中仍在撕心裂肺地呼喊:“爹,爹,爹不见”。顿时,狂风大作,风中,她突然化做一只小鸟,绕田飞翔,“爹,爹,爹不见”的哀鸣随风从此回荡在田野上。
多少人迷恋这段故事,多少人在那声声哀鸣中感伤,感伤中盛满庄稼人的辛酸。
熬红了双眼,田里的水终于灌满了。
母亲找来了耕田人,付工钱,喂牛,置办伙食,得忙上一整天。
铮亮的犁头、光滑的犁把,一声声高亢的吆喝,犁头插入泡得松软的泥土的瞬间,母亲长舒了口气,我知道,她为插秧悬着的那颗心落了一半。
牛儿走得步履蹒跚,赶牛人时时高举的鞭子,伴着叱骂,在空中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可我不明白鞭子为何老是长了眼般地抽在泥土上?
耕田人一般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母亲说老人犁得好,犁得深,庄稼才长得好。耕田人爱说笑,更爱讲故事,看到蚯蚓在泥浆中翻滚,虫子疲于奔命,偶尔有拇指粗的黄蟮跃起,他便听下来哼几句:“老金刘,犁田头。这头犁了犁那头,犁着个黄蟮头”,歌声中附和着阵阵大笑。
犁完了的田,疙疙瘩瘩的土块张牙舞爪,接下来得耙平整。在孩子们羡慕的目光中,耕田人站在耙上,随着老牛一趟趟地滑动,来来去去中,一块平平整整的水田在阳光下泛着银光。
插秧是一项辛苦的工作,但更像艺术家在创造一项作品。
烈日下,细雨中,女人们戴着草帽,佝偻着一字排开,一株株娇嫩的秧苗,在一双双灵巧的手上被分开,然后轻轻地插入泥土中。
一行、两行,越来越多,数也数不清,渐渐地盖满整块田。无助的虫儿有了依靠,牢牢抓住救命稻草,女人们也兴奋起来了,歌声、笑声随水波荡漾。
秧插完了,母亲笑着散发糖果,那笑声里她看到了希望,比糖果还甜,在心,不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