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感动的诗---李商隐的《无题》900字

2024-06-0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最近,我们学校开展了“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从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其中让我感动的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写的《无题》。每当我读这首诗时,就会被“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所感动,情不自禁的想起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山摇地动、天花板砸下来的瞬间,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东汽中学教导主任谭千秋老师,在教学楼坍塌之际,用自己的身体护住4个学生。

5月12日晚9时许,当救援人员挪开一块断裂的预制板时,所有的救援人员都被眼前的情景震撼了:他们看到了一个头发花白、后脑内凹、被砸得血肉模糊的汉子,趴在一张已被砸得变形了的课桌上,而课桌下,是4个已经昏迷、尚有生命迹象的学生。孩子最终获救,谭千秋老师却献出了自己51岁的生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还有什么比这句诗更好的语句可以用来赞美谭千秋老师吗?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的老师有着春蚕、蜡炬的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老师。教我的廖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位好老师。记得那是一个大雨倾盆的早上,我睡觉醒来后觉得浑身乏力,只好挂电话给班主任廖老师请假。廖老师接了电话,一再嘱咐我要按去看病,并注意休息,别担心功课,病好之后,老师会帮我补上。

听了老师的话,一股暖意涌上我的心头,顿时病好像减轻了许多。我这一病就好几天,每天,老师都挂电话询问我的病情,并不断地安慰我。病好之后,老师格外关照我。每天放学后,廖老师都把我叫到办公室,为我补习落下的功课。一天放学后,廖老师拖着疲惫的身躯,用沙哑的声音对我说:“余萍,走,到办公室去,今天我们就可以把你落下的功课全部补完了。”望着老师那单薄的身躯,我真想流泪。

开始补课了,老师用那沙哑的声音的声音为我讲解,看着老师那发干的嘴唇,我真想对老师说:“您喝口水吧,您休息一会儿吧。”等老师讲解完,我才发现,屋外已是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廖老师说:“你刚才没发现吗?”我对廖老师说:“刚才我在听您讲课,没有注意。”廖老师听了,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雨停了,廖老师把我送回了家。可他却连口水也没喝就走了。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又涌上了我的心头。啊,老师,您就是那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春蚕、蜡炬。长大后,我也要成为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像您一样培育祖国的花朵。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