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贝多芬800字

2024-06-08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贝多芬,作为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被人们冠以“乐圣”的头衔,并不为过。人们敬仰贝多芬,这不单单是因为他短暂的生命为人类留下了极丰厚的音乐财富,更多的是他那坚忍不拔,敢于同命运相抗衡的非凡品格所给予我们的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

贝多芬的命运极其坎坷,甚至可以说“一开始,人生对他就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战争。”当他还是孩童时,就被父亲剥夺了原来可以尽享欢娱的童年时光,在严酷体罚的压迫下,苦学提琴。然而,痛苦似乎无时无刻不在叩门。在他30岁时耳聋又无情地对他施以酷刑,这对贝多芬内心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创伤,也带来了一个沉重的打击,绝望之际,他几乎好几次寻求自杀。于是,他从内心深处发出惨痛的哀号:“我躲避一切交际,我不能对别人说‘我是聋子’!倘若我干别的职业尚可,但在我的行当里,这是可怕的遭遇。”但与此同时,他又发出一个坚定而有力的声音:“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决不能让我完全屈服!”这斩钉截铁的不屈誓言,怎能不令人惊叹、振作、讴歌呢?究竟是什么力量拯救了这颗趋于毁灭的心?就让贝多芬自己来回答吧:“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还是道德!”可见,贝多芬强忍着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摧残,完全是出于对自己神圣使命的执著追求。他把对音乐的追求对人类的奉献视为比生命更可贵的灵魂。这是一种力量,一种抗拒生命的不竭动力,永不干涸的生命之泉!贝多芬耳疾和他创作的大量音乐作品恐怕在许多人眼里仍是个谜。

最难以置信的是,一个聋子是如何创作出如此气势磅礴的《英雄交响乐》?又何以谱写出豪放宏伟的《命运交响曲》?更是怎样去神话般地弹奏柔和明澈的《月光曲》?翻阅他大量音乐作品,更令我惊奇的是,他的大部分音乐巨作都是在耳疾之后靠咬着木杆来感觉音符所完成的。贝多芬从何而来如此非同凡响的灵感,如此丰富的情感和激昂的性格?这一连串的问题在我脑海里久久翻腾,无不让人兴奋不已。

1827年3月26日下午,在狂风暴雨中,贝多芬结束了他57年的人生旅程,孤独的死去了。让贝多芬他那高贵的品格,善忍的德行,升华的灵魂,以及稀世的人生价值亘古永存!让贝多芬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去勇攀知识高峰,共创辉煌人生!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