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店1600字

2024-06-28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自我懂事以来,父亲都是开店谋生的,找了个不错的地点,就这样不知不觉的过了十年。父亲是靠开店发的家,所以一直从事着开店的行业,近十年的交情使父亲和房主成了朋友,但房主总是在每个月刚刚开始的时候,驾着黑色的、正如他的脸一样沧桑的摩托车来店里收租,空闲时便与父亲攀谈,但不是收钱的日子,他是不会来的。  
  十年来,左邻右舍换了不少,大抵是因为现在生意难做了,差不多两三个月就换一批租客,邻里间的互帮互助致使搬走的人常常回到这儿来坐谈。老店对面原来是一家小饭馆,老板发了财后便找了个更好的地方开了间酒楼,毕竟这个地方没有什么人,确实也不太想在这儿待着,难得有了时间和金钱,自然是要搬走的。这一搬走,对面的租客又开始一拨一拨的换了。  
  大约是半年前罢,记不得多久了,在老店里突然听见很吵闹的声音,跑出来一看,原来是对面来了新租客,要在这儿卖牛肉,兼营一些小吃之类的生意,原以为是做不长久的,谁曾想到生意竟一天天的火了起来,原来宁静的小巷子也因此热闹了起来,一到三餐的时间,牛肉店里总是挤满了人要吃火锅,买牛肉,位子渐渐不足了,他们便开始扩大经营,竟把周围三家店都囊括了进去,原来的小吃生意现在也不经营了,专心做牛肉火锅的生意。每晚近百个客人熙熙攘攘,来来去去,确乎找不到什么空桌子的。我时常站在自家店门口看着那红火的生意,客人脸上洋溢着的那些笑容,——没有高档的环境,也没有舒适的座位,但他们确实是很开心的,我觉得,这就是能让人们感到幸福的东西,虽然只是普通的牛肉火锅,但足以让每一个厨师和食客的内心充满愉悦。  
  相比之下,店里的客人倒像是少了很多,光景的确不如十年前,那时店里也像那样人来人往的,渐渐的,我开始觉得开店确乎是没有什么出路的,——一半要靠手艺,一半要靠运气。手艺不好,客人再多也终会失去;运气不好,手艺再精湛也没人知晓,——这些终归是开店的要素,含糊不得,但运气的事,谁又能说的明白呢?  
父亲也逐渐看到了店子的前景,于是再三思索下,终于决定不继续开店了。  
父亲靠着这间店买了一套房子,现在决定装修后去住,也不再重新开店了,便挂了个清仓的牌子。左邻右舍路过看见了,便问道:“怎么突然想着要搬啦?”父亲总是笑笑说:“是呀,不打算做这行了。”于是那段时间,总有街坊来聊天、买东西,但大抵是他们暂时用不上的,每人买个十多二十件的,一个月过去了,虽然卖的金额很可观,但东西看起来还是没少。新居完工,我们就搬进去住了,这店子的清仓,就搁置了。  
  房主来收租的时候又到了,他看到牛肉店不断的扩张,生意也很红火,便向父亲询问一些关于那店子的事以及主人是否想要继续扩张。  
不久之后,父亲就说:“房主来要房子了。”  
我说:“是么?为什么?”此时我早知房主的来意。  
父亲说:“听说是要租给对面卖牛肉的,租金能再多四五百块;生意一好啊,朋友自然就多了。”  
  “他们要么?”  
  “应该是要吧,晚上总是满座,多赚点钱谁不要啊,但房租这事他们听起来好像也有点贵了……”  
  “是么……”我们继续干我们自己的活去了,我们都知道对方在想死吗。其实我们早就想搬走了,不过房主这样做有点说不过去罢了。  
过了几天,我就与父亲一同去店里,清仓的牌子又挂了出来,接着便是一次又一次地把东西搬出来了,步调虽然反复但不腻烦,至少店子能盘出去,也少了一些牵挂与开销,  
  一进店,还是那个熟悉的老样子,两边紧挨着当年父亲做的铁甲,之间没有一条缝隙,围成了一个缺边的矩形,就像是老店生出来似的完美无缺,每个架子的间隙都恰到好处,就像一个整体一样。在贴近内墙的最右边有一个半米宽的小门,走进去便是老店的第二部分,里面堆满了货物,什么都有,还在门的左边开了一个小窗,以便平时在里间的时候能够看到外来的客人。再深入四五米,也有一个校门,高高的门槛是父亲在刚搬进来的时候砌的,为的是防止下大雨的时候店子进水,但终究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只要有一个小洞,水便会流进去,这几天的大雨也验证了这个想法。门里面是老店的第三部分,在最里面还装有一些煮饭的架子,还有煮饭的用具,是当年在这儿居住的时候用的,门的右边还有一道木楼梯,直通楼上的小阁楼,——这就是当年居住的地方。  
  父亲让我帮忙把货物搬出门口去让客人挑选,但我还是一溜烟跑上了小阁楼,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带走的小东西,结果是空手而归,就跑下来帮父亲搬东西了。  
  就这样,每一天都很忙碌。终于有一天,父亲对我说他联系了一家同是做这种生意的人,问他们要不要把货便宜买了去,他们问父亲多少钱,父亲就去点了帐,那是最忙的几天,含糊不得,价值八千多的货物,父亲只打算卖给他们三千,再把放货物的铁架给他们,毕竟他们是因为看上了铁架才准备割货的。就这样说定了,可货太多没法运,他们就说开辆小货车来装,可等了好久一直没来,最后一个女的打电话来说她丈夫不同意买货,她没办法让他开车来装去。老店的货,就又搁置了下来。那时我突然明白,世间最下流的事莫过于答应了的事情反悔不去做。  
  我和父亲都知道他们在耍什么心眼,但我的脾气可比父亲易冲多了,不想卖给他们,即使是在他们面前砸掉。父亲却去找他们了,说了一下午,两千五交货。我不禁感到可笑,同时心底也产生出一种厌恶与鄙夷。  
  这样货就少很多了,但剩下的东西数量也是很可观的,房主急于赚钱,又来催促了。照这样的速度到月底是搬不了的,便去找一位老街坊,当年是在老店门口卖水果的,因为没有地方,父亲便把老店门口的空地让他摆卖,现在也靠饮食发了家,父亲便向他租了一块十一二平米的小房子,一个月一百块钱,便把那些乱七八糟的货物放了进去。这位街坊是很有轻易的,也很慷慨,得知我们急于清货便跑来买东西,买了五六百块的东西,也不讲价,——多半的人是要讲价的,不要钱是更好,但他买了一大堆,结完帐回去了,却也大抵是些暂时用不上的东西。  
  现在的老店,已经是空荡荡的了,可要找东西也不怎么简单,父亲整理一些破铜烂铁卖给了收废品的,居然也有五六百块,这时我心中又涌起了莫名的笑意、厌恶与鄙夷了。令我感到惊奇的是,在一个脏兮兮的小盒子里,找到了落满尘埃的记忆,——那些儿时不舍得扔的小东西,便找了一些袋子装了起来,包的严严实实的,装在这个小盒子里。现在小东西还是儿时的那个样子,但盒子已经生锈了,我也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小东西没地方放,放在大的地方一不小心就会遗失,就如同我那本同学录一样,伴随着小学友情的断裂遗失了,至今也没找到,在我犹豫不决是,这些儿时的记忆却在收废品的人的声音的渐远中消失了,正如沙漠中的一滴水一样消失了。我的内心顿时黑暗了起来,但又不至于疑惑了,因为牵绊我的绳索已经不复存在,我可以无拘无束的抽车调马了。至于最后那件送给邻居小孩的——童年最后的记忆,现在就只能让它和它们以前,在我的记忆里封存了。  
  今天,是我在老店的最后一天。  
  虽然说是最后一天,但这一天我终究没有去店里,一经过门口,心中总会涌起一种不舍的情感,毕竟,十年光阴难遗忘,纵使腾飞亦牵绊。舍不得啊,舍不得那些小贩的叫卖声,舍不得那些邻居和我们一起在店门口夏夜乘凉,更舍不得,我在这里十年所经历的事。  
  走过老店的门口,脚步又习惯性地停了下来,抚摸那个由父亲找人装上的铁栅门,已是满手尘灰,——这几天的风的确太大了,把门刮成这个样子,再也找不到原先鲜活的颜色,取而代之的,是死一般的褐色。我不禁为它叹惋,在父亲这样爱干净的人的拥有下,还变成这个样子,以后易主了,不定什么样呢。我和它说了再见,便在烈日的映照下,伴随着温柔的贴紧内心的微风,背着沉重的书包,渐渐远离了那即将易主的老店,迈向新的路。  
  明天,我就不再从那儿走过了。  
                           四月一日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