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仙”李白700字

2024-06-03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是杜甫《饮中八仙歌》中写李白的几句诗。它像一幅素描,把李白狂放不羁、不阿权贵的性格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出生在中亚的碎叶城(今属于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一个商人的家庭里。李白5岁那年,突厥人入侵碎叶,举家东迁,来到蜀中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定居。他从小聪颖过人,不少书他看一两遍就印在了脑海里,但他很贪玩,读着读着就不肯用功了。据说有一天,他看到一个老奶奶拿一根很粗的铁杵在磨石上用劲地磨,说是要把它磨成针。李白大吃一惊:“这么粗的铁杵,何年何月才能磨成针呢?”老奶奶满怀信心地说:“只要不停地磨下去,总有一天能磨成针。”这件事使李白悟出了一个深奥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读书不也是这样吗?”从此,他刻苦读书,学问大有长进。

除了向书本学习外,李白还重视向社会学习。他一生出三峡,入湖北,游洞庭,登庐山,下扬州,走中原,访东鲁,进山西……走遍了祖国的大多数省份,寻访各地名胜古迹,开拓了自己的知识领域,为他的创作提供了用之不尽的素材。

李白的诗歌现存九百九十多首,豪迈奔放、别具一格。如著名的组诗《古风》,批判朝政弊端,感慨有志之士不能展抱负;乐府《行路难》《梁甫吟》《将进酒》等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望庐山瀑布》《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诗篇,以充满想象的神奇之笔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尽管李白有的诗歌也隐含着人生如梦、纵酒狂欢的颓丧情绪,但追求心身自由和昂扬向上的精神仍是他诗篇的主旋律。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后人称之为“诗仙”,他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