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的人生,走过的路1600字

2024-05-04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不知不觉间,已经见证了十三年的事世变迁了。十三岁,已经不在是那个无忧无虑的毛头小孩了。云卷云舒,花开花落,十三个年头从指间溜过,就像《匆匆》里说的:“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回忆起来,这些日子里,有欢声笑语,有垂泪低泣,也有热血沸腾的誓言……

  回首儿时,我是在父母的关爱下,体贴下成长起来的,爸爸爱旅游,祖国的旖旎江河,雄壮山川陶冶了我的心境;妈妈喜文学,那一个个蝌蚪似的,文字像一个个小精灵,跳进了我的脑海,文学洗涤了我的情怀。

  我不叛逆,也不喜欢叛逆,我认为那是因为精神上的厌倦。儿时去爬金刀峡,给了我精神上的一次冲击:站在高高的山顶上,身边全是郁郁葱葱的树木,上面一片生机,下面则是惊人心魄的——一条瀑布凌空倒挂,山岩崖壁微微陷进去了一点,石壁上寸草不生,一条条沟壑是岁月、风沙侵蚀的痕迹,深深浅浅,长长短短,一股蛮荒的气息从山崖上传出。下面,是瀑布辟开的碧波清潭。我懵懵懂懂的灵魂被这大自然的造化之妙震撼了,高旷寥廓的青天,碧绿葱茏的山野,蚂蚁大小的人群。

  离开了金刀峡的几日,我沉默不语,一路上脑海里全是震撼后的朦胧,迷茫,以及对死亡的畏惧。接下来的好几天,我独自一个人在睡觉时,竟有种一体验死亡的感觉,不禁悄悄的流泪。我告诉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我不想死。”爸爸妈妈一听,不气反笑,乐了。“儿子,能告诉爸爸,为什么吗?”“死了,什么都不知道了,什么感觉都没了……”爸爸笑了,轻轻的说:“傻孩子,人都是由生到死的。”我充满期盼的问:“那可不可以不死呢?就像那些神仙一样。”爸爸摸了摸我的头,说:“那些神仙都是假的,任何人都会死去。”“哦。”我失望点了点头,不再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对爸爸所说似懂非懂,朦朦胧胧的。

  长大了,我也释然了:既然没有人可能不死,那么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何必去在意呢。但是,我可以通过努力,将我的精神流传,用我的成果造福人类,这不也是另一种长生吗?

  古人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如果文字是精神上的粮食,那么书便是五粮液!我爱书,尤爱古今中外的文学着作,《老人与海》的坚韧不屈;《简?爱》对自己所向往的生活的不懈追求;《红楼梦》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聊斋志异》的狐鬼情长。都让我拍案叫绝!不过就因我太爱看书,因此闹出不少笑话。

  就在昨晚,我烧了一锅清水就去看书,看到了《封深榜》中众仙斗法,奇术异宝纷纷大展神威,不由得点头默念。正在看得忘乎所以,爽畅淋漓,脑中灵光一闪,才想起:天哪,那锅子中正烧着水呢!这才急急忙忙地放下书,往厨房中跑去。哎呀,这锅水全烧干了!那锅炉仿佛生气了,把整个脸都气成了赤红色。没时间多想,我三步并作两步走,急忙上前去关了火。忽的,我突发奇想:要不浇上一瓢水给它降降温?说干就干,我舀了一瓢水,倒出一道小水柱,慢慢地淋在上面。这一下遭了,等倒完了不一会儿,玻璃盖就“卡啦喀喇”地响了起来,盖子也裂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了。我的心“咯噔”一下凉透了,“哎,免不了一顿批评了。我忐忑不安地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心疼地瞧了一眼那口锅,哭笑不得地说:“算了,以后小心点,引起了火灾可怎么办。”

  我下定决心要改掉这习惯,可书的魅力太大了,我一翻开它,就情不自禁的全身心地沉入其中。

  我不爱喝茶。因为我始终感觉一喝下去不仅苦舌头,还苦到心里。

  沸水冲下去,静谧的绿茶立刻翻腾了起来。那淡绿的色彩仿佛是蒙上了一层青霉;干枯的绿茶萎缩成一根一根的,令人生厌。一点点茶碱在水中氤氲,喝一口,一股浓浓的苦意传来,我不由得扁了扁嘴巴,皱了皱眉头,一狠心,一口把它喝光了。“可真苦啊!”我心中暗暗想道。从此,我对茶总是敬而远之。逾时,远处的茶馆传来一声:“嘿,初茶泡好了。”

  几年后,有一次见到了它。看着大人们喝茶时的心旷神怡、啧啧赞叹,我跃跃欲试地又想喝一杯茶。同样的场景,不同的感觉。我喝下了这杯茶,不过不是像上次那样闷口一杯,而是像茶馆的老人一样,慢慢地端起,慢慢地掀开,慢慢地喝,一切都是慢慢地。也是绿茶,一小口,抿在嘴中,用心去品,似乎有点苦,又有点甜,不知不觉间,我的嘴角笼上一层笑意。似乎再茶也好了。

  今日,我又端起茶杯,并没急着喝,而是缓缓地抚摸着精致的紫砂云纹,那一刻,那颗被快节奏生活打乱的心境又波澜不惊了。抿一口,细细品味,茶汤再口中回旋,一股独特的茶香淌出,溢满口鼻,久久不散。不一会儿,就泡了两次了,第三次,才让我感觉到了茶真真正正的甘甜香美:和着一缕芳香把茶饮入口中,顿感茶香在舌尖齿缝间潺潺淌出,淡淡的香甜中透着微微的清涩,细品慢咂,方觉味醇微甘深入齿髓,旷达胸襟涤荡六腑,深吸一口气,茶香氤氲侵入心脾,那香那味如锦章绣句,令人反复吟咏久久难忘……品完,我发现我已爱上了茶。曾几何时还是敬而远之,而现在却喜爱至极,都源于年龄的成长,心智的成熟。

  正如宋代的词人蒋捷的《听雨》所吟:“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铜梁巴川中学初一:茗香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