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800字

2024-06-03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那是文天祥吟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毅然走上的归路;那是谭嗣同高喊“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后的天堂;那是闻一多拍案而起后的一声枪响……

是死,惊心动魄。

死一直是个沉重的话题,而死后的处理则彰显出死者生前的崇高。

独留青冢向黄昏

至今清楚记得明妃向沙漠中踽踽独行的身影,是那样娇弱却又高大。

当年的画师“点晴之笔”将她送到命运的归宿,是大漠一年到晚吹不尽的漫漫黄沙,是心中永不忘怀的故土乡情。

伴着驼铃,不是哀愁、哀怨,分明是“我愿意”的呐喊。

为汉朝与胡邦巩固了彼此的情谊,一个弱女子,一个巨大的贡献,只愿深埋青冢,一抔黄土即可。

可这是你崇高心境的显示,不愿太多的华美辞章歌颂,不要富丽堂皇的宫殿修饰,只愿是一朵清白的荷花。

不要留下我的骨灰

那一天,阴霾、阴沉,长安街上万头攒动的人民只希望长安街没有尽头……

历经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也遭遇了中华最深的文化劫难。为了保护刘少奇等革命老战士,你不惜将全部重担往自己身上压。

病中的你更加憔悴,鬓头的银发是那样猖狂,在全国人民的希冀中,病床上的你闭了眼睛,仿佛需要休息一下。

得知你的死后不留骨灰,我心震撼。或许是怕四人帮大做文章,或许怕人民花费过多的钱财……你的骨灰撒下了大海,而你崇高的人格活在人民心中。

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

用刀一样雕刻中华文化的,用笔杆直指敌人胸膛的,用字无情揭开中国人的劣根性的人,这样叱咤文坛的巨人,却愿死后如此的平淡。

也许早该预料到的,《纪念刘和珍君》中陶潜的“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一句已深刻表明你死后的无息。

当年仙台从医的失望促你走向文坛,不作靡靡之音,不作国民党的御用文人,只愿喊醒铁屋子的愚昧民众,冲破铁屋。

不忘在坟头上平白添上一个小花圈,给人以希望;不怕在阿Q身上集起所有的劣根,给人以警示……

这位用刀雕刻灵魂的天使,生前荣誉,死后平淡,不彰显了他人格的崇高吗?

死后

也许一生无法如前人轰轰烈烈,但死后,我也只要一个隆起的黄土坟土,承载世间的所有尘缘。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