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塔1600字

2025-01-2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是的,是交流让人们从单薄走向完整,而争辩正是其最重要的途径 之一。

  人类也许是这个浩瀚星球上最渴望交流的生命,从数千年前人们祈求耶稣为他们建造一座通天的巴别塔开始。

  战国时的“百家争鸣”被木心先生誉为中国哲学发展最蓬勃的阶段;伽利略在又聋又瞎的潦倒晚年不惧教会的压迫,坚持为真理辩护,那一句“可是啊,地球仍在转动”唤醒了多少无知的人们;三百多年前法国启蒙思想的盛世被史学家们称为一整个时代的觉醒··..··

  这些响彻苍穹的争辩如火炬般照亮了全人类的未来。可是,当历史的洪流终于流向了这个崭新的时代,也许是过分的功利心和自尊心作祟,如今的争辩却变得琐碎化、激烈化--越来越像是一场战争,甚至不惜拳打脚踢,非要将鸡毛蒜皮的分歧争出个惊天动地来。

  直到某一天,一辆载着十五个鲜活生命的大巴车蓦然沉入环绕着美丽山城的一江碧水。

  喋喋不休的人们一瞬间哑然无言,开始重新思考争辩的意义。终于有人说,放弃吧,争辩只会浪费彼此的时间。确实,在这些太过吵闹的匆匆日子里,放弃的主张早已不是消极的表现,反如史铁生先生所说,放弃是喧嚣的解剂。可是,倘若放弃争辩,这座千百年来向着通天的方向建造的巴别塔,便要轰然坍塌。主张放弃者说,你永远没有办法改变另一个人的想法,正如你知道他永远不可能改变你的想法。且不说这观点本身是否太过绝对,像这样把争辩的意义局限在一场战争的胜负和想法的改变与被改变上,未免过于狭隘。比起这些,人们的争辩或许有着更宏伟和深远的意义。当然,一切要以文明为前提。

  文明的争辩,是一条美丽而长远的征途。语言、文字、眼神、动作,甚至心情,都是这条征途上的主角。先从一个故事讲起:新中国成立初年,北京计划拆除一大部分古建筑。当时的林徽因已是疾病缠身,得知这个消息,却二话不说跑到相关市政部门去争辩:“你们要拆毁的是具有八百年历史的“真古董”,将来你们要造的就是“假古董”!”昔日那个倾国倾城的温婉美人已然不在,那一声声歇斯底里的呼喊,却是句句深情,宛如杜鹃啼血。泪水涟涟的徽因最终没有说服他们,古建筑当然还是要拆,可她的那一份真情却深深镌刻在人们心中,流芳百世。我想,一场争辩的意义更在于此,在于这思想与思想的激烈碰撞,在于火炬在双瞳中的燃烧,在于两颗心脏激烈并真诚的跳动,在于那些澎湃的情绪在面红耳赤甚至手舞足蹈的瞬间淋漓尽致的喷发。这些奇妙的反应,尤其在今天这个越来越人工智能化的时代,是多么难得和可贵啊。

  文明的争辩还有更伟大的意义-它帮助我们塑造了一个更完整的自我。在我的记忆里,与他人争来辩去至面红耳赤的瞬间太多太多。小到与在青海湖边偶遇的女孩争论刚才从路边走过的两只羊是否一对母子,与同桌争辩某道数学题是否有更简便的做法,或者是在失眠的夜里天马行空地与福楼拜“争辩”一番包法利夫人能否有个美好的结局,或是在读朱光潜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与他计较一番黛玉和宝玉为何不能终成眷属·····大多数时候,这些争辩最终没能说服也许太过固执的我,可是,我从湖边女孩的眼里看到了另一种看待生的方式,从同桌口中学到了全新的解题思路,也从福楼拜一面惋惜地恸哭一面坚称“她必须死”的矛盾中读出了这世界更深处的残酷,从朱光潜的那一句“对于悲剧、对于殃咎、对于罪孽,我总是用一副冷眼看待,一个热心惊赞”的洒脱中悟出了更广博的胸怀。我幡然醒悟,其实我从来不仅仅是我自己,我所经过的光阴、走过的山河、遇见的陌生人还有这些争辩中的收获,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我、改变我、雕琢我、融入我,最终成为我。而这,才是更完整的我。是的,是交流让人们从单薄走向完整,而争辩正是其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数千年前人们关于建造巴别塔的请求,最终被耶稣拒绝。可是,几千年来,世间万物中的大多数仍在向着通天的方向建造。人们所建造的“通天塔”,也许并非客观存在,而是一个梦想,一份希望,一种方向,连绵不断地,通向更深、更远的世界,通向深奥伟大的自然,最终通向彼此敞开的真诚的心扉。

  文明的争辩,是这座通天高塔之上无比重要的台阶,是万万不可放弃的、承载着宏伟和深远意义的人类独具的天赋。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