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感悟800字

2024-06-28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一)

我们驱车来到崇明岛,这片富庶而广阔的土地实在大得让人不敢想象了。从东端的东滩湿地到西端的明珠湖、西沙湿地,驱车也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走遍。崇明岛有“长江门户,东海瀛洲”的美称,第一次就脚踏实地地站在崇明岛上,才能真正感受到。在崇明岛的东侧,站在了望台上就能看到无边无际大海,看到冒着袅袅炊烟的渔船,实在有一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气派。

长江从遥远的青藏高原走来,带着横贯华夏大地的壮丽,奔流不息进入大海。它是新长江三角洲发育过程中的产物,它的原处是长江口外浅海。长江奔泻东下,流入河口地区时,由于比降减小,流速变缓等原因,所挟大量泥沙于此逐渐沉积。一面在长江口南北岸造成滨海平原,一面又在江中形成星罗棋布的河口沙洲。它从露出水面到最后形成大岛,经历了千余年的涨坍变化,经过这一千多年水滴石穿的精神,终于形成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巨大的岛屿——崇明岛。

在东滩湿地,我能闻到海潮的气息。望着正东侧,海浪一个接一个滚来,涌进了景区内的小河。南北两侧江水也毫不逊色的涌入,带着千万泥沙留在河底。就这样,根据数据统计,崇明岛以每年143米的速度向东海延伸着。

(二)

在日积月累下,崇明岛由唐武德年间的两个小小的沙洲,到现在近上海市区宽度的大岛,不能不让人感叹积累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回首当年,我们从牙牙学语的无知的孩子变成一个个茁壮生长的小大人,就算一天即使只学习一个小时,一年就积累成三百六十五个小时,积零为整,时间就被征服了。

生活中,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不做这一木一石呢?我们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的。我们平时在学习生活中应该做的,是时常积累经验,将绝大部分课外时间投入到看书和做题中来,这样才能积少成多,打下扎实的基础。知识多则有益而无害,这些要从平时获取,而不是到了关键时候才抓一把。

(三)

积累,好像无数的细沙与石子,没有它们的存在哪有万丈高楼的耸立;

积累,好像涓涓不息的溪流,没有它们的汇聚,哪有大江大河的奔腾咆哮;

积累也好像一个个的文字符号,没有它们的组合,哪有鸿篇巨制的诞生。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