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改变800字

2024-06-0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当今社会,学生的压力日益增长,学业日益繁重,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何曾考虑过,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高中生,是否应该静下心来,姑且抛开一切杂念,怀着一颗澄明的心,去寻觅,心灵深处的那段无名地带,正是那儿,潜藏着我们最真切却又被外在的种种因素逐渐隐去的思想与情感。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现在的中学生写文章难以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呢?我认为,原因绝非单一。但就主次来讲,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应试教育的普及。众所周知,应试教育的核心就在于考试,考分高,就意味着成功和喜悦,考分低,就意味着失败与失望。于是,学生们眼中,分数二字愈加放大起来,为了分数,他们几乎是可以付出许许多多。加之如今又有“得作文者得高分”这一说法,于是,市场上的各类中高考满分作文书等等都成了学生和家长们的最爱,许多同学都会认真分析那些取得高分的作文的立意、结构、语言等等各方面内容,然后就这些进行模仿。是啊,表面上看来立意的确高,结构的确好,语言表达的确精彩,但真的细细品读,文章却空洞无力,可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殊不知,我们模仿得了外在的美,却根本无法效仿最重要的内在美呵。范文,就像是一个框架,假设一个老师在全班面前读了一篇范文,并要求学生进行仿写,那将等价于这个老师给定了一个写作框架,然后让全班的学生去撑起这个框架。若每个学生都能按照要求完成,那么结果将是整个班的作文形式都是雷同的,即使每篇的题材均不相同,但如前面所说,写作框架都是一成不变的。既然这样,那么,学生的真情实感如何表达出来?

通过上述内容又能引发出一个问题:有些同学对某件事或某个事物并不了解,但却为了完成任务而不得不写,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开始为了描写而描写,为了抒情而抒情,更有甚者开始胡编乱造,随意捏造情节,这样写文章,意义何在?我想说,与其这样为了写作而写作,不如不写。

所以,应试教育在一方面就好比是一个紧箍咒,束缚住了学生的思路和思想,使其带着一种思维定式来做文章。我想其实我们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见解,那为何就不能尝试着发散一下自己的思维,说自己想说的,写自己想写的呢?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