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悲的悲剧——行走《雪国》700字

2024-06-27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一开始,这小说就像是让人弃到雪地里滚了一圈,接着就是入骨的寒,刺入骨髓,而这寒也一直持续到最后一个句号,以及句号后太多太多的寒。

雪就是冰冷而默然,而长在雪国里的人似乎也被那严寒给侵蚀了,再暖的火,再烈的酒,也驱不散。

叶子凄美而动听的声音似乎是雪国里的寒风,可以洞穿一个人的心。美到极致便是一种伤人的残忍。譬如叶子的猝然长逝,一句话未留下,留下的只是一个冷漠的背影,还有一个人一生的悲凉。那座坟墓该永久地沉寂下来,亦如天国的辽远与广阔。

而驹子,叛逆的孩子,鲜明的个性。顽固而脆弱,善良而能忍,所以身不由己,为下人。尽管自己不爱那个人,也只为婚约的承诺,却也愧对习俗,对未来也不乏期望,悲喜离合。

立足与雪国苍白的土地,聆听萧瑟的风声,以及人世间最为伤人的呐喊。素白的天,与素白的地,是那个世界的丧服,为那些已故或还坚韧存在的人们上演了一次又一次的悲剧。上天还没看够,于是反复再反复。为了生,每个人都身不由己,不得己。剧本早已写好,只待我们上场延续悲剧,而每个人都可以把悲剧演得淋漓尽致,因为我们都是悲剧的角色,悲哀地活着,悲哀的结局,悲哀的过程,于是悲着自己的悲,愈悲愈悲,愈悲愈好。

在现实里,抑或是印象里却找不到驹子所代言的人。漂亮而个性,传统而叛逆,矛盾的个性,人就是矛盾的产物。

浮生,《雪国》里如此说。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才导致了生的虚幻,一半现实,一半梦幻。生亦梦亦真,醉生梦死,梦生醉死,到最后,还是只得一具空空的尸体,可为什么还是要苦苦挣扎?不如不生。即使生也是浑天度日,不得解脱。苟且偷生,我们的常态,应说是活着的姿态。可走到生命的尽头我们还是哭了。驹子抱着叶子流泪,便是最好的例子,只是,一个生一个死,中间隔着人生百态。

雪化了,就有路了,却不一定能有出路,这,才是最悲的悲剧。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