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畔的思考1100字

2024-06-0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灯火辉煌,熙熙攘攘,繁华的景象与那小小的滩涂俨然是两幅画面。

  “她站在村口,看见自己的未来向自己驶来。”

  放下手中的书,我揉揉眼,伸了个懒腰。母亲催促我快去吃饭,一会儿去黄浦江边散步。圆桌上早已摆满了饭菜,幸福地冒着热气。母亲不住地往我的碗里夹菜,眼角溢满了笑。

  吃过晚餐,母亲利落地洗完碗,嘴里念叨着“多出去走动走动”,便拉着我匆匆出门。已经入了秋,傍晚的江风有了些许凉意。母亲问要不要去铁桥上看看,我点了点头,同母亲并肩走去。

  母亲牵着我,走上了桥。向桥下望去,退潮后的滩涂上布满了一个个小洞-那是螃蜞的家。母亲告诉我,她年幼时常与伙伴在沙滩上挖螃蜞,等到太阳落山了还不想回家。我的脑海中仿佛有了画面,嘴角禁不住微微上扬。母亲也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如同那被灯光映衬得并不明亮的月牙。正讲得高兴时,她忽地不说了,站在桥边-只是静静地站着。

  我从没见过母亲这般神色,便噤了声不再说话。顺着她的视线望去,对岸灯火辉煌,在夜空的映衬下夺目得过分。灯火辉煌,熙熙攘攘,繁华的景象与那小小的滩涂俨然是两幅画面。或是被那灯光刺了眼,我低下头,竟瞧见母亲的眼角泛着湿润的光,所有的楼宇仿佛全倒映在那一滴小小的未落的泪珠里。渐近的天与水并没有沉入昏暗,粼粼的波光上依稀有五光十色的影。掺杂着汽车尾气的江风渗透肺腔,清冽中百味杂陈。

  母亲只伫立了一会儿,便又露出笑容,问我要不要继续往前走。我怔怔的,脑海里仍是那颗剔透的泪滴。她拍拍我,似乎我才是出神的那个。我应了声,同母亲并肩走着。望着那灯火通明,车水马龙-上海这座城市仿佛永远没有夜晚。一幢幢未灭灯的办公楼,一辆辆人满为患的公交车,早已被人们所习惯的早晚高峰,都在无声地宣告着,这座国际化的大都市里有千千万万个为梦想、生计而奔波的人。我默默想着,他们或许都怀揣着一份年轻而炽热的梦想,渴望在这繁华的都市里扎根,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十几年前的母亲也是那千千万万中渺小的一个。为了节省房租,住在潮湿的地下室,吃着毫无味道的白面馒头,一次次碰壁,一次次沮丧,又一次次爬起。而如今,母亲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已不必为了生计而发愁,生活也不只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在旁人眼中,她的生活是许许多多人所渴望的,有着最简单的平淡,又有最珍贵的 幸福。

  夜有些深了,我与母亲缓慢地走着。凉爽的江风吹去了所有烦闷。黄浦江畔的人们仍是西装革履,行色匆匆。销售们依然卖力地堆着笑,手中的传单越来越薄,却来不及擦去额上细密的汗珠。装修精美的西餐厅里,服务生们系着围裙,仔细地擦拭着桌面,动作中透露着一丝疲惫。坐在路旁的中年男子凝视着对岸,吐出一个个烟圈。他们不过是上海这座城市里的两千四百二十四万分之一,但也正是这千万个两千四百二十四万分之一,才铸造了今天的上海。

  当梦想之光照亮黄浦江两岸,繁荣画卷便徐徐展开。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