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读后感500字

2024-06-0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而知者之是不存在的“天才”也是不存在的。人们的才能虽有差别但主要来自于勤奋学习。《伤仲永》一文给我的启示是: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但如果不努力学习也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就。

仲永的故事是这样的:并非书香子弟的方仲永5岁时便能“指物作诗立就”并“自为其名”且“文理皆有可观者”因而扬名邑中。到了十二三岁才气渐减“令作诗不能称前之所闻。”到了成年竟“泯然众人矣”。

一个天资聪颖的神童因为被唯利是图的父亲每天带着四处走访而不让他学习使得“神童”竟沦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庸人”!这能不叫人扼腕叹惜吗?神童泯然众人责任在于他父亲原因是“不使学”。像方仲永这样的天才由于后天没有好好学习尚且要成为普通的人那么那些本来就普普通通的人如果不学习岂不是连一个普通的庸人还不如吗?

所以说才能来自于勤奋学习!“神童”由于后天不好好学习而沦为“庸人”的在历史上屡见不鲜;而本来不是“神童”、“天才”但由于坚持不懈地奋发努力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发明家的却大有人在。

牛顿不是神童但他终身勤奋学习终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爱因斯坦不是神童大学考了两次才被录取毕业后到一家专利局当了7年职员他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学习和工作终于奠定了相对论的基础。

不仅在科学上如此在文学艺术上也是如此。不论是谁只要付出和他们同样艰辛的努力都能取得这样或那样的成就。作家狄更斯、巴尔扎克等人的成功同样深刻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