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袋斜街名字的由来700字

2024-06-28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烟袋斜街?好有趣的名字呀!在我的请求下,父母终于带我来到了那里。烟袋斜街的东入口虽然紧连着“吉野家”,但仍抵挡不了“他”那古老的气息。入口的牌楼上面写着几个烫金的大字——“烟袋斜街”。一位导游举着大喇叭说:“烟袋斜街它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至小石碑胡同与鸦儿胡同相连,为东北西南走向,全长232米。据清乾隆年间刊刻《日下旧闻考》一书记载,此街原名‘鼓楼斜街’,清末改称‘烟袋斜街’……”哦?原来烟袋斜街的原名是“鼓楼斜街”啊!

我对这里的好奇心越来越强烈了。脚踏在历史的痕迹上,手摸在历史的变化上,心里还是想不通这“烟袋斜街”是如何得来的呢?一位年迈的爷爷缓缓走来,我急忙问:“爷爷,这街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呀?您能告诉我吗?”爷爷一笑:“当然。你可算是问对人了哟!你不晓得,当时居在北城的旗人,大都嗜好抽旱烟或水烟,烟叶呀都是装在那个烟袋儿中,由于烟袋的需求日益俱增,所以街上一户一户那个都开起了烟袋铺。

这街儿上的烟袋铺,大都是高台阶,门前竖一个木制大烟袋当幌子。黑色儿的烟袋杆金色儿的锅儿,那在当时叫一个流行啊!在烟袋斜街的东口儿路北有一家‘双盛泰’烟袋铺,门前竖着木雕大烟袋,足有一人多高哇!粗跟那个饭碗儿一般,金色的烟袋铺上还系着条红色儿的绸穗儿,十分醒目!这‘双盛泰’真称得上当时北京同行业中的头号大烟袋了!小姑娘晓得了吧?哈哈哈……”接着,老爷爷走远了。

哦……明白了!回家后,我在网上查到了一些资料,除了老爷爷说的,还因为烟袋斜街本身就宛如一只烟袋,细长的街好似烟袋的杆,东头入口像烟袋嘴儿,西头入口折向南边,通往银锭桥,看上去果真活像烟袋锅儿。正是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以“烟袋”命名斜街,真可谓名副其实了!烟袋斜街的名字起叫越响,一直流传至今。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