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土著作家李晓萌写《这个世界需要你》900字

2024-06-14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虎子被确诊白血病那年,阿娟未满十八岁。刚从湖南老家来青岛投奔姐姐,姐妹俩在同一家湘菜馆打工,姐姐是餐厅领班,阿娟是服务员。她想和姐姐一样,靠自己的努力在这个城市里扎根。姐姐来青岛已近十年,结了婚,生了虎子,还在一个不错的小区租了一间阳光充足的房子。

  本来,生活可以一直明媚下去,可是,虎子突然病了。三岁的虎子在持续高烧不退后,被医院确诊为白血病。从那一刻起,姐姐的眼泪就再没停过,阿娟也哭了。她记得那是个春天的上午,细雨霏霏,树叶翠绿,蔷薇花喧闹着,爬满了医院一楼的大半个墙壁。如果不是虎子的病,阿娟想,也许她和姐姐的人生都会不一样吧?

  为救虎子,全家人花光了所有积蓄,但即便如此,虎子的医疗费仍是个巨大缺口。医院为虎子组织了几次捐款,还通过电视台报道了虎子的病情。很快,阿娟发现很多认识不认识的人过来看望虎子,源源不断的捐款也一笔笔地汇进了虎子的治疗账户。每次,面对每一笔捐款,每一个问候,姐姐都会流着泪,认真地在本子上记下来,她告诉阿娟:这些恩情我们要记住,这些情意我们要还的。偶尔一次,阿娟翻看了姐姐的本子,她发现很多笔捐款后面都写着同一个名字:微尘。

  冬天的时候,虎子在一片惋惜声中离开了。阿娟和姐姐从医院挤进了饭店的集体宿舍,她们拼命工作,认真攒钱,但目标却并非像最初那样只为留在这个城市。每隔几个月,她们就会去红十字会捐出一笔钱,有时1000元,有时500元,数目不大,但从未间断。每次,姐妹俩都会在捐款后面认真签下自己的名字,一个已和这城市一样,早已令她们烂熟于心,刻骨难忘的名字。

  几年后,阿娟回湖南老家结婚。不定期的,她仍会去当地的红十字会捐钱,并且,捐钱的时候,阿娟的签名也和在青岛时一样。有一次,她在给姐姐的信里这样写道:姐,我觉得微尘这名字真好,真像我们。虽然卑微弱小,但却无处不在,随时触手可及。也许我们永远不如阳光明媚,不像玫瑰芬芳,但我知道这世界需要微尘,需要千千万万个懂得爱,坚持爱的人。我会一直以一粒尘土的姿态努力着,存在着,因为我知道这世界需要我,也需要你,哪怕我们永远只是一粒小小的微尘……

    作者:李晓萌,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青岛土著,十二岁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卿卿我我》《马不停蹄的忧伤》《求职》等。现供职于青岛某机关,民盟盟员。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