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位知名作家写作文《这个世界需要你》1100字

2024-06-18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这是一个很有发挥空间的题目。既可写在逆境中成长的个人经历,又可用来安慰遭遇不幸的朋友;既可提炼日常生活,又可无限泛化为哲理思索。

  你,你我他,“你”是第二人称代词,单指作为对方的一个人或泛指任何人,总之指人,男人、女人、人们、人类。但在我心目中的词典里,“你”不仅泛指任何人,而且泛指包括人在内的任何存在——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所有一切。

  我不是哲学家,也不是宗教学家,深奥的道理我说不出,但有一点我深信不疑,那就是,世界具有最充分的自足性和合理性,任何存在物都是为这个世界所需要的。换言之,不为这个世界所需要的肯定不会出现在这个世界。世界既需要奔腾万里的长江,又需要琤琮悦耳的小溪;既需要高耸入云的巨峰,又需要花果飘香的丘山;既需要呼啸山林的猛虎,又需要轻盈腾跃的松鼠;既需要五彩斑斓的孔雀,又需要翩然飞舞的蝴蝶;既需要遮天蔽日的古树,又需要绿遍天涯的芳草……正是这些泛化的“你”、“你我他”和我们当中的“你”、“你我他”构成了这个世界,这也才成其为世界。缺少任何一个“你”,对于这个世界都是缺憾。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我们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将心中的爱洒遍所有的“你”——动物的“你”、植物的“你”、有机物或无机物的“你”……

  比如植物的“你”,比如作为植物的“你”的槐树。

  槐树是青岛最寻常的植物。我家后面不远的山上就有许多槐树。每年春夏之交,大大小小的槐树就忽一下子拎出无数缀满小白花的花串,娉娉婷婷,风姿绰约。近看玲珑剔透玉洁冰清,远望碧海银波云雾蒸腾。阵风吹来,香气袭人,说“香雪海”绝不为过。然而惨象很快出现了。前不久上山,发现路旁很多槐树枝被拉弯拉断,整棵树披头散发。有的甚至惨遭“灭顶之灾”,白花花的树桩断茬惊恐地直刺云天。树下有人一把接一把撸下槐花放进背囊、塑料袋甚至麻袋。再往山里去,看见一位中年妇女正往树上狠狠挥刀砍去,我忍不住上前劝说几句,不料她杏眼圆瞪娥眉倒立,一字一板地甩过一句:“你这人是不是有病?”

  我不认为我“有病”,我只是感到不解。若是往日吃糠咽菜的困难年代倒也罢了,如今吃什么有什么,何苦非吃槐树花不可?退一步说,想吃好好摘也就是了,何必大动干戈?槐树整整熬过了一冬风雪,好歹熬到展示美丽的时候了,为什么就不肯放其一条生路?

  现在我想明白了,原来那些人以为这个世界只需要作为人称代词的“你”,而不需要广义的泛化的“你”。可是你想,假如真有一天这个世界仅剩下这个“你”,而没了那个“你”,没有喜鹊的“你”、槐树的“你”,那将是个多么可怕的世界啊!

  作者:林少华,著名文学翻译家,学者,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译有《挪威的森林》、《雪国》等日本名家之作50余部,近作有散文集《乡愁与良知》、《高墙与鸡蛋》。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