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摇摆的伊甸园800字

2024-06-0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伊甸园,人类曾经进驻但却永远无法皈依的家园。

我们与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少。就如我,关在四壁之内,客厅、书房抑或教室。即使在街上,同样被商店、高楼、水泥地面所包围。我常想:人是造墙的,却被墙所吞没!我们生活在一个又一个火柴盒里,从一个盒子走进另一个盒子,活得那样匆忙,顾不得看看天空,摸摸大地。所谓田园牧歌式的家园成了空中的海市蜃楼,只在阅读中以温情脉脉的想象来聊以自慰。

不是吗?

我只能于窗台的一盆月季上触摸阳光的变化,只能从一杯新茶中品味春天的田野。白天和黑夜在这个城市显得暖昧不清,过分的光亮总让我疑心时间的刻度并不可靠。我常想,是时钟指针的夹角把家园的意义剪得支离破碎,只有自然时间保存完好,家园的空间才能成立。或许,家园的真谛只能到乡村的语境中去探寻吧!

可是我错了。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旁观者。在我的观念里,和村庄在一起的必是日升而作、日落而息的节奏,必是篱笆墙里的狗吠和鸡鸣,必是穿行于绿荫的老鸦和灰雀,必是黄昏雾霭里的暧暧墟烟,所有的诗情画意都在意识里被梳理得井井有条。直到有一天,我看见低矮的工棚里里外外或站或坐的十几个面色灰暗的民工,我才意识到我的错误有多么离谱。一个简单的推论就可以颠覆我整个观念:如果村庄是伊甸园,他们为何背井离乡?

我忽略了村庄里的贫穷与饥馁,删节了农民的困苦与艰辛,而一相情愿地把村庄当成了伊甸园,这本身就是对村庄对农民的误读。这里的贫穷与落后千百年来从不曾缺席,只是我们不小心偏离了生活的真实,耽溺在城市中太久了,就会把村庄、把田野、把遥远的距离变成了诗意盎然的寓言。

现代人总需要一方土地去熨帖焦灼不安的心灵。在欲望的集散地,终极的人文关怀、悲悯的人道精神远不及计算机和外语那样实惠;道德的自律和人性的救赎也远不如股票和现金那样激动人心。浮躁让我们漂在生活的表面,我们离开家园太久了。

臆想的伊甸园悬浮摇摆,虚妄而可笑。我们的根应该扎进土地,过度的假想会让我们流连于假象中自我麻醉,请把视线从天上落下,面对苦难,我们必须跪下去,背起来。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