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性相近,习相远”1000字

2025-01-03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也说“性相近,习相远”

中国古代文学瑰宝《三字经》中开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其意思是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相近。但随着各自存在环境的不同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就此句话,鄙人与各位分享一下拙见。

此句我的理解是人在出生之时,都是一样的。除了身体发肤外都是一样的,心灵、思想都是空白,也自然扯不上有无什么性情。但每个人的父母不同,所处环境也不同。每个与之接触者,皆可在纸上添涂两笔。虽仅仅数笔,在如此宏大的卷轴上,看似不起任何作用,但却只有这几笔是有颜色的,与白色的画纸形成鲜明的对比,倒是给了本人一生受用的影响。就这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原本并无差别的人们便逐渐分了开来。有了各自的性格、脾气、喜好与厌恶。所谓物以类 聚,人以群分,人便被分成一群一群。如盘古开辟天地般,重者更沉,轻者更浮,中间便有了万尺横空。当然也肯定有处于天地之间的,那些便是源源不断的新出生的人们,他们也将继续永不停歇的或沉或浮。逃脱不了,也斩之不断。

这些并不是一位古人的胡诌,也不是我一个人的瞎猜。这些是千古智慧的结晶,而我只是拾起了一些与大家一起分享。老舍的《骆驼祥子》中祥子是一个对生活充满了美好憧憬的青年,最终竟完全沦落为一个如行尸走肉般的人,浑浑噩噩于世间;鲁迅的《孔乙己》中孔乙己是一个寒窗苦读数十载、头悬梁、锥刺股,心怀一腔功名志的“文人”。却被那无情的现实转变成了一个以偷窃为生、人人取之发笑、最后无声无息死去的悲剧。众多文人墨客的作品中都有对“性相近,习相远”的诠释。当然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这种事情。新闻中报道了许多官居高位者,贪污受贿,知法犯法。若本人无真才实学,本性不良,又为何发生此等劣径。原因只能是他们变了,在那物质的诱惑下、在那权力的勾引下,动摇了自己的立场、失去了自己的信仰。

有地亦有天,既有沉则必有浮。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毅然将自己的生命投入伟大的中华发展中去;本已无任何发展前途可言的聋哑人创就了震撼的《千手观音》。傅聪在父亲傅雷的引导下,成为了一位万人瞩目的音乐家。用音乐展现自我、阐述人生、给人以启迪……事例太多太多,给我再多时间也写不完,只好在此停笔。

在浩瀚的五千年中华历史中,留下了一句“性相近,习相远”。寥寥几字,便将人好或坏之内部缘由分析的一清二楚。如灯光照耀后人,吾等只取片缕光明于心中来消减剩余的灰暗。若有幸再为之,定温故知新,再说“性相近,习相远”!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