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性相近,习相远”1300字

2025-01-03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那一晨,望着窗外雾气氤氲随风洒落的霏霏淫雨;那一晚,听着如黄河之水奔腾而下的倾盆大雨;那一刻,祈祷着淅淅沥沥润生润物的及时春雨。我的心莫名的想到古人的一句话“性相近,习相远”,形成之初同为谁,可为何落于人间却千姿百态,似乎和那句话挺像:性情本近,却于后来愈显不同。

都知道当我们呱呱坠地时,饿了会哭,痛了会哭,冷了热了不舒服了,都会表现出惊人的默契,都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都知道被别人打了要还手,都知道作业没做要被罚,因为我们的潜意识里已形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源于质性。所以要说近,似乎“性相近”也的确如此,但又为什么出现‘习相远’的现象呢?我苦苦追寻了好久好久,却一直处于似懂非懂的边缘,何其悲哉?

灵魂的气息向来如罂粟花般浓烈,从古至今,如此这般,便有了从古代沿袭至今的伦理,生生不息。历史潮流冲刷出人性的原色,将其赤裸裸地摆在我们的面前,猛烈与无奈。我想为人磨一面心镜,澄澈透明,我想透视每个人的心灵,我想知道“习相远”的缘由。

老师说,环境差异。

‘孟母三迁’时他们提出的一个较好的例子,每一次环境的改变都有可能导致习惯的改变,于是才有了孟母的担忧。一迁,临坟墓,孟子学会了丧事丧办,二迁,邻市场,于是孟子学会了买卖的吆喝,三迁,近学校,于是步入正规,学会了学习。由此可见,环境对于每一个人习惯的形成的重要性是十分显著地,好像也确实是这样的,和温文尔雅的人交朋友,于是你变得书生气,和豪迈爽快的人交朋友,于是你变得“大侠”气。这样看来,“习相远”似乎也有这个原因了罢。

教授说,质性如此。

注定结果如此,从一开始便注定了,是谁硬把观音三姐妹变成了救苦救难的菩萨?质性本如此。观音故里,文化之都,感觉这里就连泥土里也混杂着神圣的观音味儿。然而连神通广大的她们也有所不同,尽管都乐于救世于危难之间,但性格方式却各有千秋。我不是救世主,我不懂她们,但我懂我自己,每个人面对同一情况的反应不同,当黑夜降临时,有的人选择紧闭双眼,我却选择在黑暗中瞪大我若隐若现的眼睛,这就是性本如此,我能奈它何?

我说,心之所向。

人性,大得或似个迷宫,曲折离奇,进去的人很多,出来的人寥寥无几。小得像个树干,习惯是上面的枝枝叶叶,同源于一个树干,什么都相同,叶子的方向长势却不同,这难道不是它们自己的意愿?还记得那是一个悲惨的葬礼,在我眼里,葬的不是人,是心。逝去的那人又三个女儿,从小生活在一起,个个都很美,我看着他们脸上不同的表情:老大硬把那张脸当成一块抹布拧得乱七八糟,故作痛不欲生状,肆意地号啕两声,却始终不见泪水;老二,在桌旁,一边抹着泪花,一边自然地往嘴里送一些糖糖果果,仿佛躺在那冰冷棺椁里的与自己没关系:只有老三,没有虚情假意的哭天喊地,只默默地操办着这一切,但她的眼眶分明清晰可见,她看到我便把头扭过去,不再回过头。我是纳闷的,她们之间的差异简直比比萨斜塔更让我惊叹。亦近亦远总关情,或同或异只因心,心不同,习不同,哪管他性有多近,习有多远。

流传千年的文化早已被伟大文人剖析得皮骨不剩,奈何了我一介书生,相差甚远,于是我就很想哭,但又哭不出来,于是我就很想笑,真的很想笑。很多时候,我们都认为自己没有变化, 和以前一样,殊不知早已在潜移默化中变得和以前迥然不同,就好比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只有自以为的一成不变,但在别人的眼中,也许这就是梦里撒哈拉的绿洲,“性相近,习相远”不也是这样?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