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的爱800字

2024-06-0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我看到一篇关于花滑冠军羽生结弦的一篇文章,它介绍了羽生的部分人生成材经历,并且说明了一个观点:他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父母对他平等的爱。这个观点,其实深入去想一想,觉得没错。

  我身边有一些朋友,尽管不是个个成绩优异,但或多或少都有“拿得出手”的才艺。每次艺术节或者体育节,他们或多或少总能拿些奖项,风光无限。但我私下里去问了一下他们,其实大多数都不太乐意去学,大都是家长要求的,有些则不知道自己学的意义是什么。

  这个结果令我很是大吃一惊。比如有一位,尤其“擅长”于音乐,甚至去市里拿过奖,但他从来都没有真正热爱过音乐,很多次上课都是被他的父母强迫的。像这样的人,在别人看来似乎很“热爱”音乐,上台领奖,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成为无数家长能用来教育孩子的范本,但他的内心中,从来没有过用心学的愿望,也许等哪天父母不逼了,马上就会放弃的。

  我小学时曾有位老师跟我说:“学习分为四个阶层:被逼的;被要求的;自己想的;自己会学的。而这其中‘被逼的’类型,将来绝对走不远。”还拿了一些同学作为例子。虽然我不赞成把同学拿来当成例子,那样会让他们的心灵受到损伤,但这位老师的观点着实没错。我们再来看看羽生结弦先生,领奖台上拿的奖牌不知道有多少,但没什么人知道他幼时差点就放弃了滑冰。可与众不同的是,他的父亲并未强迫他继续,而是让他自己选择。最终,羽生结弦以“自己想的”身份又一次走进了滑冰场。或许我们可以说,没有他父母的爱与支持、鼓励和陪伴,就没有今日的羽生结弦。

  但可惜的是,至少我了解到的周边的情况中,很少有一个可以如此对待儿女的家长。“他们自我感觉良好,且习惯于逼迫下一代完成自己儿时或是成年也没完成的梦想,最后不但没有实现当年的梦想,而且还丢掉了孩子的心。”那篇文章中有这么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刻。

  从羽生结弦的经历可以看出,平等的爱,给儿女选择的权利,或许对孩子更有帮助。

  (编辑:丹丹)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