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河源源不断,精忠报国历史永显,可见英雄人物永垂不朽。那通过史书、小说阅读,历史人物诸葛亮又怎样呢?
首先《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这小说可谓是传奇,《三国志》是一部经典史书,那其内容与细节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那就谈谈伟人诸葛亮,我曾学过《三国志》中的《隆中对》,那可只是有诸多不同。《隆中对》采用正面叙述来道出人物生活、思想郊游及社会信誉,通过精炼的语言来勾勒出人物特点。“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一个通俗的比喻表现了刘备与孔明不可分割的亲密关系,与小说形成鲜明对比。《隆中对》从侧面加以叙写,通过徐庶的举荐,刘备的屈驾“三往”来衬托孔明的不凡与神秘。而小说中呢?可谓是截然不同,小说细腻写刘备三次去草庐请诸葛亮,他前两次去无功而返,但结识了个葛均、门童、孔明岳父等人。且从侧面徐庶的举荐,司马慧说:“此人甚比管仲、乐毅,当与姜太公相提”。烘托出诸葛的奇。小说中刘备的诚意更是让人敬佩,他先带礼去,孔明未收。张飞、关羽劝说,此人一介草名,哥哥何必亲自去请,待我把他绑来。可刘备仍三次前往,最后一次,孔明与刘备交谈,可孔明不愿出山。刘备道:“先生,为天下百姓想想吧!”竟流下了眼泪,孔明被其诚意所打动,便为他出谋划策,分析当下局势。“自董卓以来......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此与史书相符,可见小说还是建立在史书之上。
小说中对人物神态、语言、动作描写甚是细腻,感情色彩更加丰富,环境描写甚好,联想极其丰富。而书中“张飞、关羽等不悦”,就写了当时此二人对其态度,与小说差别甚大啊!在一些方面却表达出同一意境,“凡三往,乃见”与其小说三顾茅庐都表达出刘备之诚,诸葛亮之奇。
这就是历史源源不断的长河与联想空虚波涛的通天河之比,这就是史书《三国志》与小说《三国演义》的差异,不同,这就是史书与小说的各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