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乐学”1200字

2024-05-15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今天,有幸拜读了《中国教师报》278期李炳亭老师的《苦学的拷问》,心中感慨颇丰。从古至今“苦学”事例透彻、明理,倒出了在现行教育下唯“苦学”才有出路的普遍现象,给当下教育者捅破了窗纸。走遍全国大小学校,加班加点、特色补习、题海轮战……应有尽有。

产生“劝君走廊莫喧哗,室内俱是苦读人”,“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亲爱的老师们!难道这样的场面还不能让教育者难过?不让国人伤心?不让教师悲哀?苦学当休,那些还在应试的深渊里挣扎的学校,别把苦学当渡舟了,这舟是摆不到彼岸的。舟覆人翻,中国传统教育的悲剧还不能让你清醒吗?李老师尖锐的点出了苦学危害之大,祸国殃民!

然而,自课程改革以来,看看我们的学校!诸如实验学校,重点学校,合格学校,规范学校。大家“改”声一片!为此,乐学新风吹遍了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学风俨然“快乐”一片!什么你学洋思,我学杜郎,他学东庐!这边在试验,那边在实践!欣欣向荣,不亦悦乎!每每写出这样的投入,那样的兴趣,把学生的学习说得好像真的有那么回事了。实质好像不都那么“快乐”吧!当然,当前课程改革中也不乏取得很大成果的!确有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乐学的!但我们要清醒的看到是不是挂上“实验”,或冠上“教改”了,他们就真的在试验了?就真的“改”变了吗?如果是真的“改”了,也就看不到“调查孩子们‘学习’的联想是‘恐怖、枯燥、惩罚、考试、监狱……’了”。乐学不是现代社会的产物,纵观我国历史古已有之。据记载康熙皇帝非常乐于学习,虽然他日理万机,但是每天清晨早早起床,上朝前先学习,上朝后,处理国事,然后还是学习,学习书法,探讨儒家经典……一直到晚上。

康熙的一生几乎是在学习中度过的!他的一生体验学习,在快乐地品味学习!如果我们的教育要是可以培养出让学生真正把学习当作是享受,感觉到学习带来的快感,把学习当作自己的自觉行为,终生行为。那么,我们的教育可谓是真正发挥了教育的作用!学校教育毕竟只是人一生当中受教育的一小部分,谁也不可能在学校中把所有的知识都学会,还要靠走出校门的后续发展。对于国民素质的教育,终身学习已经引起各国注意。1976年美国政府颁布的《终身学习法案》。美国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对终身教育的地位和实施做出法律规定,使终身教育的发展有了法律保障,极大地促进了终身教育的发展;日本官民并举大力推进终身学习事业,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终身教育行政体制和推进机制;英国通过立法来确立国家实施终身教育的原则与政策。然而,要想让学生达成终身教育,乐学是重要途径。再好的法律规定,没有人的主动性作为支持的话,也是不彻底的!乐学,就是乐于学习,就是要在学习中寻找快乐。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显然,乐学不是体现在口头和笔杆,那是一种心境!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心灵鸡汤的保养!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喜欢学习,乐于学习,才能激发起更强的学习动机,才能真正感受到“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的学习境界。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