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门前一支梅,树上鸟儿对打对……”你是不是很熟悉呢?这就是梁祝里面的一段戏曲。你或许会觉得奇怪,现在的人都喜欢流行音乐,还有谁稀罕戏曲啊?但是我就是觉得戏曲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让我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妈妈说,我喜欢戏曲有她的功劳。她说她怀我的时候,她们公司正在排练汇演节目,她唱的是一段戏曲,于是那铿锵的声音就是我早期受到的关于戏曲的教育。说来也怪,小时候每当我闹觉不睡时,妈妈只要哼唱戏曲片段,我便不哭也不闹,慢慢进入了梦乡。
对我启蒙最多的还是爷爷奶奶,他们俩是铁杆儿戏迷。听奶奶说,爷爷年轻时扮演的青衣能迷倒一大片人。从我记事起,我的催眠曲不是爷爷的《秦香莲》,就是奶奶的《红灯记》。在爷爷奶奶的熏陶下,我童年的歌谣不是“小燕子,穿花衣……”而是“苏三离了洪洞县……”虽然唱词及剧目的意思我一点也不懂,但它们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触发了爱戏曲的激情。最值得一提的是,我3岁在幼儿园过六一儿童节时,唱了《红灯记》选段—“我家的表叔……”曲惊整个会场,为家人挣足了面子。这成了爷爷奶奶在人前炫耀的资本。
爸爸发现我具有戏曲的天赋后,就和家人商议找个老师教我,让我正少L八经地学习戏曲。可我们家所在的小镇交通不便,拜个会唱戏又懂戏的老师,是何其难啊!爸爸总算打听到有个老知青会拉京胡、唱京戏,就带我去拜师学艺。于是,上小学的每个周末,我基本上都是在他家度过的。其实那位爷爷也是听收音机自学成才的,但水平绝对在爷爷奶奶之上。经过这么一番学习,我懂得了基本的唱腔,学习了关于戏曲的比较全面的知识。
再后来,我们镇上也开通了有线电视。当爸爸接好线,把电视调到中央台第十一频道时,我们家就比过年还热闹。《名家名段》《教你学唱》等节目让我们欣喜若狂。全场的《打金枝》《将相和》《大登殿》更是吸引我们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欣赏着。看了中央台的戏曲大奖赛,看着比我还小的选手得了奖,我的心里痒痒的,恨不得自己也去参加比赛。
机会终于来了。学校要搞戏曲演唱比赛,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还拿了一等奖。在去年县里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上,我第一次登上了大舞台,唱了自己刚跟着电视学的黄梅戏—《女驸马》选段。当主持人把第一名的荣誉证书颁发给我时,我的戏曲情结终于有了一个闪光点。
我依然很喜欢戏曲,戏曲教会了我太多太多,我愿与戏曲相伴一生,让戏曲这一传统文化和我的血液一起流淌在我的身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