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1000字

2024-06-08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我很少跟我父亲交谈,理由有很多,学业忙,“代沟”深等等,但是父亲特别想与我聊聊。唯一的三人围坐在一起的时间,也大概只有晚饭时。这段时光十分短暂,长短不过一刻钟。但就算在那段时光里也常很沉闷。父母在讲话,我只是听,有时候真的牵扯上我了,我也只是不冷不热地答应一声。

  工作日的饭后,我很少说话,父亲也很少说话,除了调解一下气氛的几句话,几乎无语。看得出父亲是多么想跟我聊聊,但他很清楚,我要做作业。父亲总是在我走进小房间前说上一句:“好好做作业!”我也只是应了一声。

  双休日,饭后成了谈心时间。特别是母亲不在,父亲酒一喝多,就爱聊。跟父亲聊已不止一次,从小学四年级聊起,有些话虽然重复说了,但我还是乐意去听。

  一个星期六晚上,父亲还在边喝酒边吃菜。我呢,则坐在一旁,因为我已经吃完饭了。父亲头一句话就从学习出发:“最近学习怎么样?”我如实地说了。父亲大多时候都是点点头,有几次皱了皱眉头——那几次我的成绩确实不怎么好。父亲紧跟着就说:“学习很重要!文化大革命时期,学习被人批判;可是过了几年,不是又被重视了吗?”父亲说这段话感触很深,他就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当初如果不是文化大革命,父亲本来是要去考大学的。父亲自己也很懊悔,当年恢复高考时去考一下,也许就不会一直当一个会计了。说到此处,父亲总会看着雪白的墙壁出神,他的眼神里,闪着对知识的渴望。

  父亲很喜欢用古文来教育我。句子总是这么几句,他不厌其烦地讲,我也不厌其烦地听。话讲得有点模糊,“学而优则仕”。这句话,父亲也记不清原话了,也就是这么一个意思。但是,父亲的苦心我到了初一时才明白。以前都是当故事听,现在就能听出一些哲理来。

  父亲的酒还没喝完,话自然还没有结束。他的脸越来越红,说话的情绪也越来越高涨。父亲讲道理还带有不少事例,都是从生活中汲取出来的。父亲自我调侃道:“我是从社会大学毕业的。”接下来的话就有点伤感,他说,“当年谁来教我?你爷爷很早去世了,你奶奶还要工作。我是自己在社会中闯出来的!”这时,家里的氛围更沉闷了。我不自主地看看父亲,父亲的头上已经有了几根白发,在日光灯的照射下,又好象是白了一大片。父亲此时已过了不惑之年,父亲老了!

  父亲恍若一本大书,怎么也翻不尽。他讲了那么多,全都是为了我的一生着想。父亲为我画好了人生路上的地图,为我指明哪儿是悬崖,哪儿有陷阱,免于跌入其中。我与父亲就在这种沉闷的交谈中得到了沟通。父子之情,在无声中显得那么深沉,那么浓厚。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