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小渔港800字

2024-06-08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夜半,薄衾不耐三更寒,甜梦不耐爆竹敲。起身倚窗东望,只见大团的花簇在半空绽放,红黄绿的花儿都在闪烁着,那里应该是海滩吧!于是我第一次在三更披衣前往小渔港。

远远近近,满眼是爆裂的大大小小的有声有色的烟花。有的如一线长蛇,带着响声,蜿蜒上升,升起一道金色的火光;有的姐妹结伴,不断飞升,灿烂而后陨落。大小的声音响在耳边,各色的烟花开在眼前,在这三更里,有谁能像爆竹这样辉煌璀璨呢?

爆竹声阵阵,乐之声畅响在乡村的上空。我想起了小的时候,每次能放上几颗花炮,那股高兴劲儿早就装不下了,与伙伴们相约在小路上,比比谁的花炮儿响,有时,也免不了走到谁家放过花鞭的地上,捡几个漏网未响的小花炮。如今,我却能在这个地方,倾听不绝于耳的爆竹声——虽然没有一串是自我的放,我感叹,爆竹也在推陈出新了。

小渔港一片忙碌。渔民们的鱼船满载而归,刚靠岸便匆忙把鱼虾装在鱼筐里般上岸。我又行走于渔客之间,观鱼看虾,与他们共享收获的喜悦,听他们的欢声笑语,寻找不同平常的愉悦。这时,我骤然发现他们手里提的渔灯。这也叫做灯吗?住在小岛上的我竟然没见过。我仔细观察那灯,灯座用一块木板钻几个孔、任由风吹浪打,罩内灯火仍静静地燃烧、发光,照亮黑夜,照亮大海,照亮人世间的你和我。我再仔细地端详着这渔灯的灯罩,真象罗斗沙边石铜锣那般神奇。后来才知道,村伯们制作这灯罩好简单。他们把铁线烧得通红,箍上瓶底,热烫了一阵,放到水里,瓶底就脱出来了,而且齐齐整整。更有人,用小麻绳,缠住酒瓶,反复的拉锯,拉磨,一到火候,放下水里一浸,灯罩就成了。天哪,我的乡亲,你真聪明,这“创造”不亚于华夏先祖数千年前的燧木取火。渔人们,就靠这灯,这无法灭的渔火,耕海犁浪,即使在今天高科技发达的是时代,他们仍延用这灯这火!

我好振奋,觉得这灯好亲切,不由得想起阿拉伯民间故事中的神灯,同样都是一盏盏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灯。

这盈耀着闪烁的爆竹光和构造奇特的神灯光的夜间海滩,简直是人间天堂!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