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生活在这个地球上,难道仅仅是为了从小学升到初中?从初中升到高中?从高中升到大学?读完大学,考研究生?考完研究生,读博士后?然后娶妻生子,之后就是虚得不能再虚的口号,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
呸,都是老一套的东西,他们的脑中只有钱。因为小时候,看见别人开着轿车从自己身边飞驰而过,心想,多风光呀!以后,我也要买辆轿车。形式主义束缚了人类的思想。人类需要发明,需要创造。电视谁造的?手机谁造的?电脑谁造的?答案只有一个:人类造的。人类只能利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构思这些东西,然后找材料将它制造出来。大家觉得这些是不是有些循规蹈矩?假如人类只是辛辛苦苦的学习,然后辛辛苦苦的赚钱,然后辛辛苦苦的教儿子学习、读书、赚钱、买车、买房,等生活舒适了,在咽下最后一口气,与人间说byebye了。
假如人类的生活只是这样循规蹈矩,如此形式化,要人类有什么用?说实话,动物也是如此,但人和动物之中,都有奉献者,他们想办法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有意义,为别人奉献,累倒自己,然后躺在病床上向人微笑。为人类作出了贡献累倒、病倒、甚至死,只要他做的事情对人类有益、有意义,人们就会继续支持他做下去,而他也乐意为整个人类社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能为这个社会带来光明、温暖、爱,他的心里就特别的高兴。人类与动物不同,人类的生活应该是起起落落的,正如学生写作文都是千篇一律,有何感想?只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抄袭。千篇一律,一样的优美词句,一样的段落,一样的比划,一样的手法,甚至连写作的姿势、标点符号都一模一样。那时,你肯定会说不出话来。像《我的好兄弟》中“人生难得起起落落,还是要坚强的生活,哭过,笑过……”人类需要的是挫折与喜悦并存的生活。
人类需要的是跌宕起伏、漂浮不定的生活,像千篇一律的说辞,一样的开幕式、开场白,一定要开始先有个震惊众人的举动,然后才开始正题。现代的竞争,我不得不说很激烈。学生吃完早饭就骑车上学;然后放学之后,匆匆吃完午饭,再去学校学习;晚自习的时候,看到自己身边的同学一个个都在学习,自己还紧张兮兮的,压力还很大;到了第二天,开始新一轮的竞争。每天按时到校,按时放学,按时吃饭,按时睡觉,按时刷牙,每天如此重复,究竟有何意义?人们上学只是这样一个个像呆子似的背书吗?人类应该接受新式教育,而抛弃那些旧的、老的、过时的观念,要积极把自己的看法提出来。 我认为颠沛流离的生活能造就一个人坚强的性格和处变不惊、随机应变的能力;而平平静静、毫无风浪可言的生活,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人类只能束手待毙,而不是去化解它。这种生活只能让一个人的意志日渐消退,使他成为一个懦夫。
中国人以前就是被称为“东亚病夫”的。人类只有推翻旧时的观念,学校应该只是一个灵感的起源地的一个地方,而不是将学生束缚在学校中的代名词。生活,随时随地都能有灵感从你的脑中涌现,这篇文章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