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杨,我们永远的骄傲800字

2024-06-0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党今年九十岁了,她悄然的在历史的长河中磕磕碰碰的走过了九十年,用血泪在这条波涛汹涌的历史长河里倾倒了一杯浓墨,印下了那属于她的独特的印迹。

党这九十年的征程是一部血泪史,在一个血雨腥风民不聊生的年代中一个时代的象征悄然在一艘画舫上诞生了,她的到来注定预示着她将在血雨腥风中洒下坚毅的血泪,她将用嘹亮的声音向世人宣告一个崭新的王朝的来临……伴随着南昌起义的第一声枪响,党开始了漫长的救国救民的历程,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用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热血为建立一个崭新的中华名族而不懈奋斗。杨开慧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女党员之一。“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

”这是1957年毛主席写的《蝶恋花•答李淑一》,在中国早已是家喻户晓。词中的“骄杨”指的正是他的夫人杨开慧。杨开慧在毛泽东心中,有着不可磨灭的记忆,同样,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也有着不可磨灭的记忆,她无愧于“骄杨”之称!杨开慧,号霞,字云锦,1901年出生于长沙县板仓屋场一个进步书香世家。

受“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家风熏染,陶冶了慈、俭、乐、敬的良好品德,是一个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忠厚传家的好女儿。

青少年时期,杨开慧是一个聪慧、刻苦、多思、朴素的好学生。自与父亲的学生毛泽东、蔡和森等结识后,思想和眼界更加开阔,对国贫民弱现状更为忧虑,自觉投身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1930年10月24日,杨开慧被捕,她在监狱里受尽煎熬。

“‘砍头只像风吹过!死,只能吓胆小鬼,吓不住共产党人!’杨开慧面对穷凶极恶的国民党长沙警备司令部‘铲共队’的种种威逼利诱、严刑拷打,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1930年11月14日,湘江上空朔风哀号,乌云翻滚,长沙街头狂风怒吼。敌人将杨开慧五花大绑,押往刑场,面对狱中患难与共的难友,她深情地说:“同志们,别难过,做革命工作,冒死就险,牺牲就牺牲,人活百岁也要死的,只要我们坚持斗争,总有一天会出头的。

”说罢,昂首挺胸,神态自若地走向刑场。年仅29岁的杨开慧,为了自己向往的伟大事业,献出了瑰丽的青春。中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我们以“骄杨”为荣,骄杨,我们永远的骄傲!我深深的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以后一定要努力学习,长大以后担负起建设祖国的大任。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