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兰舟里,易安居士独对着一杯淡不酒,凝蹙着两弯愁眉,夹杂着三声叹息,于是她的诗里便有了“清冷的残月、飘零的落花、呜咽的长箫”。潋滟的湖光里,香山居士带着一腔优雅的情趣,微眯着两只笑眼,转轴播弄出三支曲调清新的歌。于是他的诗里便有了“似幕的翠帘、如蓝的江水、胜火的江花”。
同是辉煌地站立在中国诗河历史巅峰的文人,不同的心境造就了他们眼里不同的世界,造就他们风格迥异的诗篇。
青莲居士是中国诗坛上璀璨的明星。他追求完美的、不容有丝毫卑屈的人格,因此在他笔下,一切高大的山川都像是这种内心世界的处化。他眼里的黄河,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他眼里的长江是“黄云万里动声色,白波九道流雪山”;算不得多么高的天姥山,在他笔下却是“天姥连天向天横,怒拔五岳掩赤城”;未必真有那么险峻的蜀道,竟是“噫嘘兮,危呼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根本谈不上壮观的庐山瀑布,在他眼里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总而言之,太白处处都以自己吞吐宇宙的心气,赋予他眼中的事物以崇高的审美价值。
中国诗坛的历史是五彩斑斓的,是精彩纷呈的。每一个诗人都用自己纯真的心灵感怀交织出了眼里或清新或明丽的奇葩。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透过这扇窗,我们窥视心灵或浓或淡的风尘,窥视历史或明朗或飘渺的烟波。
来自心灵的声音,流淌成一曲曲婉转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