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一个多月,终于把一本名著“啃”完了。
可以说是受益匪浅,但过程中很多想法都没有及时地写下来,已经是记不太清晰了。
看完只觉得有些意犹未尽,以及对于开放式的结局一声叹息。
然后就是一个感受,这种能流传几十年上百年的书籍果然是有道理的,真的是可以多翻阅几遍。当然可以不用再一字一句地看,因为之前已然了解了全篇大概,就可以挑自己有兴趣的部分来精读。
也许这个方法,可以尝试着提炼一些观点出来写一写,否则总觉得如果看过一本书,没能记录写点就有点浪费。
最近因为跟一个老师报了选题所以挑了两本书看,其中一本是以前看过的,为了写文,重新看了一遍,但速度也不算快;另一本是久闻其名,但还没正式翻阅过,加上页数多,看的更久。
不管怎么说,为了交付作业,总算是看完了,即使还不太会提炼写上有条理的感想,但看与没看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这种因为跟他人的约定,而倒逼自己看书写作的方法,很值得提倡,先养成固定的习惯,之后随着对自己不断加深要求,可以一步步地改进。
归根结底,还是先要从喜欢看书,愿意多看书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