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三国700字

2024-06-0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中的公瑾是谁?三顾茅庐[注: 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讲述了什么事情?我们都要通过品味三国来得知。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的局面,书中提到了许多熟为人知的人物。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都是三国中时期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是说赤壁之战的场景。

刘备、诸葛亮、曹操、孙权都是人人皆知[注: 皆:都。所有的人都知道。]的人物,三顾茅庐就是刘备和诸葛亮的发生的一小段故事。

三顾茅庐是将刘备为了请诸葛亮辅佐他。可能是天意弄人吧,刘备连去了两次都没有看到诸葛亮的身影。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三次拜见诸葛亮,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真诚打动了,同意辅佐他。并且一出口就说出了“三分天下”。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刘备坚持不懈[注: 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的精神,诸葛亮的一凡说辞,后人有诗曰: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拍画图中。可以看出诸葛亮的学识渊博、神机妙算[注: 神、妙:形容高明;机、算:指计谋。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的情势,决定策略。]。

那么周公瑾,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我记得有一会说到:孔明三气周公瑾,柴桑口卧龙吊丧。周瑜被孔明气死,并在死之前大呼:“既生瑜,何生亮!”

从这几个事件有的人就说周瑜是个心胸狭窄的人。而我却不这么认为,周瑜大呼是因为感叹诸葛亮为什么不是效忠于孙权?体现出了他为国而忧的心情。可见他是一个爱国的人。

从品味三国中,使我受益匪浅,学到了许多人物的品质,如:刘备的仁义待人、诸葛亮的学识渊博,曹操的雄才大略[注: 非常杰出的才智和谋略。]等。我们要不断吸取别人的优点,来弥补我们的缺点,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