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老天荒1800字

2024-06-0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爸爸,你什么时候出发呀?”“等收拾完屋子的,你去不去,儿子?”“嗯,看来我就得回来再写作业了,要不爷爷该说‘大孙子怎么没有来呀’了。”听了儿子的话,我直笑,隔辈人真是亲,既然儿子如此理解爷爷,那还等什么?马上出发!  
  摩托车发出欢快的笑声,穿过林立的高楼,冲出车水马龙的街道,飞驰在曲折蜿蜒的乡村公路上。今天阳光明媚,金风吹拂,路旁的杨树叶子发出哗啦啦的声响,不时的有金色的叶片飘落下来,漫空飞舞,煞是漂亮。十月的农田里呈现出一派丰收的繁忙景象,到处都是忙活着的人:收割水稻的,扒玉米的,运送粮食的,都忙得不亦乐乎。远处的大山隐隐透出红黄交映的颜色,更显秋色的优美。然而,归心似箭的我却无暇欣赏,只听得见耳边呼呼的风声。三十分钟后,依稀看见了家门前的那两棵大柳树。也许是随着十月的到来,两棵树显出了衰颓的样子,枝条零零落落的,更有几根枯枝横斜在树冠上,恰似伸向远方召唤的手臂。不知怎的,我心中竟然有一阵酸楚涌起。  
  大门虚掩着。院子里的玉米仓子已经有两米来高了,粗壮的玉米棒子在阳光的照射下黄灿灿的,很是诱人。进了屋,却见室内凌乱不堪,地面似乎十几天没有打扫了,十多件满是泥土汗渍的衣服堆放在墙角。一定是地里的活太忙了,否则天性干净的母亲怎么会让家里乱成这样呢?饭桌也没有拾掇,一只咸菜碗和一只酱碗摆在上面,还有半根吃剩的黄瓜和几条萎蔫的葱叶。这不,连饭也是在糊弄了,真是苦了我的老爸老妈了。唉!  
  房前屋后都没有父母的身影,估计是下地了。儿子却很是兴奋,钻进花生地拔起了花生来,吃得津津有味。我则开始收拾屋子。  
  不久,收拾妥当。忽听门外传来略带沙哑却满含惊喜的声音:“他奶,咱大孙子来了!”我连忙拉起满手是泥的儿子,来到了院子里。见父亲赶着拉了几十袋子玉米的牛车笑呵呵走了进来,母亲跟在后面。儿子欢呼着扑向了他的爷爷奶奶。“又长高了”“又胖了”“考了第几呀”……祖孙三人叽叽咯咯的说个没完。而我,看着父亲母亲满头的汗水,黧黑的脸和那再也挺不直的腰,鼻子早就酸酸的了。父亲母亲却全不在意。母亲说:“今年咱家收成挺好,能打三万多斤苞米,稻子也有六千多斤,”顿了顿,转过身子抱着儿子说,“又能给咱大孙子买好多好吃的了,呵呵……”父亲则说:“那几头牛长得也挺快,还生了个小牛犊,又是几千块,走,大孙子,爷爷领你买好吃的去!”这边母亲忙问:“大孙子,你饿不饿?奶奶这就给你烙饼去!”儿子应了一声:“行,谢谢奶奶!”就蹦蹦跳跳地拉着爷爷的手走了。  
  于是,母亲洗了把脸就忙活了起来:和面、剁馅、包饼。本来我要打下手的,母亲说:“不用了,你帮着把那一车苞米扔仓子里去吧!你爸这十多天累得腰有点疼,扔不动了。”我还能说什么?父母都累了半个月了,这点小活算得了什么?我说:“好!”就爬上了牛车,把那四十多袋玉米都扔了上去。尽管累得满头是汗,可心里却很高兴。过了一会儿,父亲领着抱了一堆小食品的儿子回来了。儿子说:“看,爸爸,爷爷给我买了这么多的好吃的呢!”“那你谢谢爷爷没有啊?”“谢了,等我长大了,也要买好多好多好吃的给爷爷呢!”父亲笑得合不拢嘴。  
  屋子里传来母亲的声音:“大孙子啊,饼要烙好了,快来尝尝!”儿子乐呵呵地跑进了屋子。我看看父亲,说:“咱家的地多,就雇几个人吧,别心疼钱。”“也不只是心疼钱,现在不好雇人啊,有力气的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也没有什么像样的,花挺多钱也干不了多少活。我和你妈还能动弹,就慢慢干吧!”停了一下,父亲又说,“你也别担心,俺们俩就是累点,等忙过了这一阵子就得休息了。对了,怎么一个来月都没有回来了呢?”我说:“最近太忙,上边儿来检查,各方面都要准备,他还得学英语,没有时间。”“都忙啊!那就等不上学了,把孩子带来住几天。”“嗯。”……  
  吃过了饭,已经快两点了,三点钟儿子还要学英语。我们收拾了一下,母亲把剩下的饼都装上了,递给我说:“拿回去给大孙子吃吧!”我不要,想留给他们吃,可母亲硬是给塞进了车筐。我们跨上了摩托,儿子扬起胖乎乎的小手喊着:“爷爷再见!奶奶再见!”“什么时候再来呀?”“啊,下个礼拜吧!”我问:“需要什么不?”“什么也不用了。”母亲答道。“那,你们注意身体。”“好啦,走吧,慢着点……”  
  摩托车启动了,声音却不似来时那么动听,显得低沉喑哑了许多。行出了二十多米,回头再看,父母伛偻的身影依然立在大门口,高举的手臂如门前老柳树的枯枝一样,仍在不停地摆着。  
  我回过了头,擦了一下眼睛。唉!可怜天下父母心,真是地老天荒也不变啊!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