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红薯,妈妈的鞋1000字

2024-11-05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在我家,有两个我们全家人都熟知的典故,那就是“爸爸的红薯” “妈妈的鞋”。

爸爸小的时候,家里人口多,没有白米饭吃是常有的事,红薯常常成为饭桌上的主角。有一年,生产队分的红薯也吃光了,看着弟弟妹妹饿得直哭,爸爸就跑到队里的红薯地里偷挖红薯。因为不想让家里知道,爸爸连挖土的工具都没带,只好用手挖。真是天无绝人之路,没多久,爸爸就挖到了一个很大的红薯,他刚想走,有几个人过来了。见势不妙,爸爸立即拿着那个红薯向家的方向跑去。那几个大人追了过来,爸爸自然成了俘虏。他们是生产队的干部,似乎十分愤怒,不但把红薯要了回去,还严厉地要求我的奶奶在下个月分粮的时候做出赔偿。就这样,作为长子的爸爸本想为家里分担一点忧愁,没想到弄巧成拙,使全家再一次勒紧了裤腰带。从此,爸爸对红薯有了一份很特殊的感情。

妈妈的童年可以说被票证包围着。那时候,买东西不但要钱,更重要的是要票,什么粮票、油票、肉票、布票、糖票等等不一而足,否则有钱也白搭。外婆一直想给妈妈买双“解放鞋”,好换下妈妈脚上一年四季拖拉着的那双名副其实的“草鞋”——冬天上学太冷了。说来也幸运,上面给生产队下来一张鞋票,由于不够分,就采用抽签的形式,更幸运的是,这张珍贵的鞋票让外公给抽上了。一家人高兴得什么似的,就等赶墟日带上平时省吃俭用攒下的钱去买了。也许是太兴奋了吧,到了市集才发现,因为天气转暖,临走时把装了鞋票的罩衣给脱在家里了。捏着手里那张汗津津的钞票,就是没法用出去。回去拿吧,商店肯定关门了,只好空手而归,真有点“郑人买履”的味道,但是心境却大不相同了。队里要出工,外婆没有时间再去赶墟,那张珍贵的鞋票也只好贱卖给了别人,妈妈的鞋终于也没有买成。直到现在说起,妈妈仍是一种很神往的样子:“你不知道,那时穿一双解放鞋有多荣耀。”

对于“90后”的我来说,那是一些遥远的故事了。爸爸的红薯,现在成了我们茶余饭后的零食,偶尔还会做成葱花薯汤成为餐桌上的点缀。爱美的妈妈在家里做了一个超大的鞋柜,装满了各式各样美丽的鞋子,连我也跟着沾光了。虽说小孩子不该讲吃讲穿,可妈妈哪舍得她的宝贝女儿呢。所以,实际上,“爸爸的红薯”和“妈妈的鞋”已经成了我们家的“古董”了。

每当爸爸妈妈把它们作为教育材料讲给我听时,我都会抗议:“现在都什么年代了,物品丰富,逛个大街都会让人眼花缭乱,你们这些记忆都放进博物馆吧。”

爸爸还要告诫我:“做人可不能忘本!”妈妈则说:“忆苦才能思甜。”“妈妈,居安还要思危呢。”我接过了她的话茬,“放心吧,在你们的教导下,我早就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了。”“这还差不多!”爸爸妈妈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