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夜不能寐,辗转往复,念及千年前那个王孙少年,渐渐思绝。
李恪。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子。
后世的人多感叹于他多舛的身世。父亲贵为大唐天子,母却为杨妃。姓杨,隋炀帝的女儿。
他也许是身份最高贵的皇子,流着两朝帝血,着书论纵横,击剑为任侠。这样的人,称为龙章凤姿亦不为过。
然而就是这一份杨氏血缘,反成了他一生悲哀的结点。
隋灭后,杨妃为长孙皇后收留调教,性情淑婉,为人低调。亡国的种种不甘与痛苦,渐渐在幽闭深宫中消磨,屈服于时光。如果,就这样下去,也好。
上天却不想让她隐忍而终。皇后薨逝,平地起波,太宗感怀于她,欲立她为皇后。
如果历史真的这样发生了,只怕整个大唐历史都会被改写,国家未来的走向也势必发生巨大的变动。
但是没有。这一想法被朝臣无情地击毁了。
长孙无忌深知若杨妃为后,李恪入主东宫的可能便可陡长,从此势不可挡。那时不仅长孙家族的地位遭到撼动,隋朝残余势力也极会就势而起,重登旧位。老臣都是经历了那一场开国悲歌的,绝不会允许当年历尽生死打下的隋帝国以这样的形式复辟。
我不禁深深默然。李恪果决博望、气宇非凡,才能震慑全朝,他的帝王梦却破灭于他的卓绝天下。甚至这尊贵的血统,也不能让他活下去。
太宗最喜爱的儿子,应该就是他吧,不然怎会二度欲立为太子。英果类我,太宗的感叹深深刺痛了处心积虑的王侯。他的存在,对于其他人,无疑是一种威胁,骨?在喉。从那一刻起,李恪就已注定孤立无援。
这是他心中的伤,鲜明地表露出来,让人不忍卒读。
后来。后来就是晋王即位,是为高宗。
他醉了,醉了便不愿再醒。当命运强行逼他醒来的那一刻,他就已经堕入混沌。醒在另一场大梦中。也许他倦了,只想避世退居。他在宋州自乐自欢,浮沉于世,然而身后的那只眼睛却没有一刻放过他。
永徽四年,高阳公主与房遗爱谋反,李恪因与高阳公主交情甚笃,牵连致害,蒙冤自尽。
史书上留下这样的憾辞——绝众望,海内冤之。
如果一个人的死可以断绝天下人的希望,他究竟如何,已不用言说。
那一瞬,历史的残酷血淋淋地呈现在眼前,醒目得让人无处躲避。
而杨妃,这生于皇宫,老于皇宫的末代公主,终于死于皇宫。她为李唐王室失去了一切——父亲,兄弟,王朝,皇后,最后再加上儿子。
感慨万千,泪水也夺眶涌上,耳际仿佛哀歌不绝。那少年孤独的身影绽开在初唐的传奇中,镌刻下深深的烙印,久久不去。
后主有诔:“绝艳易凋,连城易脆。”许是太卓越的人,都难免人生的羁绊。如大周后,如嵇康,再如,李恪。他的生命,就像连城的玉璧一般,绚绝一时,却终究无法持久。
当一切风流云散,雪逝冰消,叹惋的是谁似连城脆失的冷暖人生?
其人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