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月牙泉走进心灵800字

2025-01-03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泉水,恬淡澈明。如月。 —题记

皓月千里的夜空,有时真如冰一般清幽。月牙泉的水里映月,无西湖装饰的三泉,只有禅道如韵。静影沉璧,荷塘月色相衬之下也会有淡淡的忧虑。而这,细泉无声。

那也是一中美,一种清幽的美,一种使人心旷神怡的美。范仲淹墨笔一挥,写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许,这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境界,但站在月牙泉边,离它似乎很近了,就好像身边一切事物均已被刷新了一番,包括人。

常常一个人独临泉边,望着树叶缝里透出的溪流潺潺。菜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千古一采,幻境之界里悠然一见,正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归客,他归入田园,却超然脱俗,如出尘之莲。

也许,车水马龙的喧嚣已作无形,但不放的还是自己。也是,在人流穿梭的时空里,唯一能做的只是继续下去。为了竞争而竞争只是一部白卷,卷本帧帧无数,没有人愿意放弃挥笔的权利,因为那卷本的题目,叫生存。

见过盲人穿过闹市吧?他们的表情如此安然恬静,处闹市而不惊,处闹市而不乱,他们只想着走好下一步,而他们的内心就充盈着一汪明眼。而常人,却为内心的焦急匆匆过了。

当一个人拥有了足够多的人生阅历和丰富的思想之后,他往往会想到提起一盏灯,在月明如纱的夜晚,到荷塘边赏月。打捞起月色,望炊烟袅袅,推门月下。

对于现世,卧龙先生十分坦然:“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处世之然,也未必就成于历练之后。只要有了淡泊的思想,有了一定的文化素质,悟禅而出其道,任何人都可以成为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陶潜对南山似乎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向往。或许那就是他的一大精神之逆旅。他找回了内心的安宁,找回了自我与真我的存在,于是在“带月锄荷归”之际无违出初愿。

孤独与寂寞不在无人之时必成,那只是它的假影。真实的它在任何时候均可有,只是人们往往给予其它的词来形容。月牙泉边的孤独,已不再为孤独而存在,它有了实体,它的影子就倒映在水塘里,如月般轻胧。禅道的心灵,此刻已跃然泉边,永世无尘。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