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品三国之正论曹操1800字
2024-12-2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三国的人与事,时代传颂。虽然过去了一千七百多年,人们还是津津乐道。为什么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这区区八十年的历史成为今天的经典?乱世三国、三国策、三国群英传、幻想三国、三国群英……乃当今学子认识三国最流行的手段之一?
三国时代英雄辈出,三国场景精彩纷呈,三国争斗说不完的金戈铁马,三国谋略道不尽的人间智慧。
正所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提三国,就不能不说曹操。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谯(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占据兖州,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份,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是早期人们给曹操的评价,曹操很多人都不喜欢,因为我做过一个调查10个人有7个喜欢刘备。当然曹操成了“大反派”,这就要归功于罗贯中先生了。不知道为什么老罗就是喜欢刘备,在《三国演义》中先后使用了无中生有、移花接木、夸大其词等手段挺刘备贬曹操。把曹操视为“大反派”,其实我认为三国中最佳男主角就应该是曹操。
曹操不是乱臣贼子。要想想东汉末年皇室荒淫无度,为什么就不能有个人来接替?退一步讲,在皇帝有难的时候,是谁把皇帝从洛阳接到许都给予保护?袁绍、刘备(还号称有皇家血统)都到哪儿去了?
曹操说过:“我本来是没有什么雄心壮志的,后来国家动乱,我觉得该为国家做点事,就出来带兵打仗,那时候我也只想当个征西将军,没想到我越打越大,后来没办法了,天下没我曹某人镇着,别人早就称帝了(事实正是如此,曹操一死,冒出三个皇帝)。反观刘备,儿时就云:“我为天资,当乘此车盖。”如此说来,刘备早就是贼了。
许多人都在为曹操的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而说曹操是个坏人,其实这句话是罗贯中改编的,曹操的原话是“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是就事论事,而且没说“天下”二字,当时曹操只是心存愧疚,说出来解释郁闷而已。
曹操乃我心目中之英雄!
他有勇有谋。
联盟讨伐董卓,是曹操率先带兵马打的董卓。 “奉天子以令不臣”、斩吕布、夺徐州、灭袁绍、平乌恒、降张绣 ,曹操是也。
诸葛曰:“操极善用兵,天下莫敢当。”
孔融曰:“曹兵势大,操善于用兵,未可轻战。”
陈宫曰:“曹操是极能用兵之人,须防他攻我不备。”
贾诩曰:“此易知耳,将军(吕布)虽善用兵,非曹操之敌手。”
张?曰:“曹操多谋,外出必为内备。”
有人说他杀人不眨眼,是的,他屠城徐州,诛杀边让,杀孔融,杀华佗。但他并不是嗜杀成性的人。杀人,是一个政治家必要的能力,哪个君主不杀人?他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割发代首就是名证。
他求贤若渴。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下了两道《求贤令》,反复强调“唯才是举”的方针,当时投奔到曹操门下的人,真可谓是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就是辱骂过曹操的陈琳,曹操也给予重用。他文有荀??④髫?⒓众肌⒐?巍⒊剃拧⑿碡?⑺韭碥病⒋掮?⒚?d、满宠, 武有许褚、典韦、司马懿、张?、张辽、夏侯敦、夏侯渊、于禁、庞德。
曹操胸襟豁达,即使是在赤壁遭惨败后,他还是“今日北方仍有我所据”,并且大笑三声,展现出了他对待挫败的乐观态度。
曹操同时又是个文学奇才。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观沧海》、《短歌行》、《龟虽寿》有着何等的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使后代无数英雄志士为之倾倒若狂。
曹操的有勇有谋、知人善任、友善百姓,又有“奉天子以令不臣”(有了正义的旗帜)。即使是他占据北方,三国鼎力的情况下,也可以说他占三分之二了。而这一切,为他日后统一奠定了优势和基础。
这就是曹操,用易先生的话说:他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奸诈奸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看来,曹操好像有好几张脸,但又都长在他身上,一点都不矛盾,这真是一个奇迹!
“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在我看来,他的奸诈奸猾、疑神疑鬼、心胸狭窄、小人嘴脸、阎王脾气完全可以被有勇有谋、知人善任、友善百姓所取代。曹操是个英雄,是个真正的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