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写作1100字

2024-12-2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岁月沉淀的书香是最陶冶心灵的桂馥兰香,从华丽却哀愁的屈子,寒瘦窘迫的贾岛,浪漫并飘逸的柳三变,到嫉恶如仇的鲁迅,浪漫不羁的徐志摩,细腻柔婉的铁凝。无论是华丽的词藻严谨的语句,还是优美流畅的行文,都是我所钦佩和敬仰的。写好一篇文章是令人自豪的,令人富有成就感的。而想写好一篇文章,我一直坚信慢工出细活。

我想,读书与写作是特殊的因果关系。常说好读书,读好书,确实受益无穷。写作就是把内心的冲动表达出来,最重要的是真情。鲁迅先生说写作就是四句话,“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叶圣陶先生对此四句做出了一个通俗易懂的解释,“无真意何必作文,而后三句就是对表达真意的障碍。”确实如此,没有真意就没有必要写文章,拼凑语句和强加修辞或许会使整篇文章看上去貌似有些文采,实则毫无内涵死气沉沉。有人要问了:“写文章当然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语句优美风采翩翩,可你却说粉饰有卖弄的嫌疑,这可如何是好?”我想说,任何修饰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称之为措词得当而非故意卖弄。或许这理论有些诡辩,但细想确实如此。人间最动人的是真情,就如铁凝的《一千张糖纸》,简单叙述的童年故事却讲述引导不简单的寓意,引发人们的深思和选择。而读书则是提升一个人表达内心真意层次的方式。读书不仅是知识的积累,也培养了喜欢的文风和适合的习惯。读书无疑是出成果的良药。记得曾看过这样一句话,“语言技能的提高离不开语言输入和知识积累,而读书正是获得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离开了阅读的写作只能是无源之水。”就如古语所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我想,读书与写作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读书是积累,是写作的必要条件。《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里曾说,“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鞴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此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刚才说行文必须有真意,很多人感叹文章的确真情实感却不出彩,原因想必就是积累的不够,不是没有深刻的内容,而是不知如何完美的表达,这时就又会出现乱用词句粉饰做作的现象了,恶性循环。写作是抒发,是积累程度的体现。如何写的表达出真意,如何写的出彩,如何吸引读者,这就是写作的难度和检验写作水平的最好的量度。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读书和写作就这样的关系。

我想,读书与写作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彼此融合的。写作就是将感情转化为文字,再用这些文字去感动读者,让文字再次转化为感情。读书时接受了作者的感情,写作时将自己的感情传达给读者,这是多么有趣的事情。

总之,读书与写作密不可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浩荡传承的瑰宝莫过于那淡淡的油墨清香。愿以一瓣心香去感悟文字间的真谛,才能书写出属于自己的心声和呐喊。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