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阶段对家的不同情感800字

2025-01-2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升入中学以后,越来越不想回家。尤其是高中以后,可以一个月甚至两三个月再回一趟。

  而当我捏着手中响着得到电话,却有些难过。思绪瞬间回到年少时期,那时我大概十岁的样子……

  因为生活所迫,我六岁起就跟随母亲在春节期间摆摊卖水果,这边有个习俗叫“年例”,而每一天都在不同的地方有着年例,所以我们是每一天早早就奔波到一个个小村庄,夜幕降临之后还在外头。所以,自小我就不能害怕黑暗。有时坐在母亲的自行车后面,听着一路的烟花绽放的声音,她一路叫我看,也就是那以后我再也不喜欢烟花。

  我要说的却是我小时候特别恋家,即使那是砖瓦的房子,下雨天还会漏水,但毕竟那是一个我熟悉的地方。尤其是在年例期间,每当漆黑的夜里回去,我的两个小弟弟会煮好饭烧好水等着我们回去,那时就会觉得冬天很温暖了。有一次是早上,母亲去进货而把我扔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我等了好久就哭了,旁人问我是哪里人是不是在等什么人……有一次是傍晚,我们是在几个村子外的一个村子卖水果,母亲的自行车搭载着许多东西,而我也不嫌弃地背起一个麻包袋纸片走向回家的路,那时候我恰好读一年级,我的同学在路上玩,他们跑过来跟我说远远看着光着脚背着东西的我还以为我是是拾垃圾的……而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一次是,那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左右了。而我和母亲还在外面,那时早已经没有公共汽车搭乘了,而那又是一个比较远的地方,母亲把自行车放在了车站附近。那时我看到一个摩托车的载客的大叔,我告诉她我母亲等一下就过来,叫他等等搭载我们回到镇上,他稍微等了一下却骑着空车去找客人了。待母亲来后,我就着急地哭了,问她为什么那么慢,我们没有车回家了,而我要回家。后来还是有车回去了的。

  那个恋家的,在读中学以后的我看来,那还真是个孩子,只有孩子才特别渴望家吧。而现在,我看着家里的来电,轻轻叹了口气。毕竟我对人与物的依恋不同了。小时候觉得家真的是个温暖的港湾,在陌生的地方就很想回到那里;而长大后,却觉得家是个令人烦恼的地方,那里承载着无尽的矛盾与不停的争吵,非常想要逃离即使是到达一个陌生的地方。

  不同的年龄阶段,对家的定义真的不同吧,对它的依恋也会随着改变。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