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从,因为是心底有虚妄的美好的期待,而另一些人选择固执己见,做一个格格不入者,或许是把目光投向了命运更深的地方。
这是《萌芽》上的编辑所说的一句话,很有感触。不得不承认自己其实也是一个一味顺从的人,有过反抗的影子,不过那份勇气也只是儿时的自己才具有的。很怀念那时的自己的模样,任何想法、情绪总是不加思索地表露出来,天真、倔强、不从、不相信孔融让梨,是自己的东西谁也别想夺走,而自己想要的东西也一定要弄到手,一旦父母不满足自己的愿望,便当着众人的面眼泪簌簌地夺眶而出,不在乎他人的眼光,一个人赖在那儿。
而今,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受到的教育越来越多,在我的身上却再也找不到当初性格中的那份纯粹与美好,棱角渐渐被磨平,我学会“懂事”与“顺从”,接纳一切自己不愿意的事,在乎他人的评价,在乎他人的感受,不愿意伤害自己身边的任何一个人,甚至宁愿委屈自己,我隐忍地活着。(请允许我用“隐忍”这个词) 我的青春期就是这般波澜不惊,没有叛逆,没有极端。有时真怀疑自己的青春期是否真正地到来过,或者它们早已悄然无声地从我身边溜走?
有个朋友的父亲说我是个好脾气的女孩,也许吧,在别人的眼中,我是个容易相处的人,正是因为我的顺从吧。为了自己的前途,也为了母亲的微笑,我必须学会顺从。心底一直存在着这个声音。似乎在实现自己那些关于未来的纷繁美丽的梦想过程中,我唯有克制自己的欲念才能够达到目的。“人即目的”这四个字是英语老师的至理名言。我不能太过冲动,冲动是魔鬼,魔鬼会毁坏我的一切……
于是就做个木头人吧,小时候玩过的游戏:123木头人,不许动,不许笑,做个冷酷的木头人,旁观周遭的是是非非。在旁观中我看到了表弟身上当初自己的影子,他是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孩子,事实上他也的确属牛,爱玩是他的天性,和牛一般的倔脾气。但是才上五年级的他就已休学,他与生活显得是那么格格不入。有句话很经典:“束缚不外乎起到两种作用:一种是彻底改变;另一种就极有可能沦为推动反叛的外力。在舅妈的束缚下,第二种作用在表弟的身上显现了出来。在近乎苛刻的束缚之下,孩子选择了爆发,这同时也意味着灭亡。那一夜,表弟似一只咆哮的小兽,奋力挣扎着,泪水不住地往下淌,神情是那般的愤怒与歇斯底里,妄图采取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是多么的不满。泪水快要干涸,哭泣竭尽哽咽,我作为一个旁观者,目睹着这一切,刻骨铭心。我不懂得如何安慰这一对可怜的母子,我分明感受到了母亲绝望的眼神和那份堵在胸口化不开的痛,然而那一刻,我没有任何举动,第一次感觉到语言竟是如此的苍白无力,在那一刻……
后来,表弟被父母以旅游的名义送至上海,结果却是进了一所无异于少年劳改所的心理学校,试图以超强度的劳动来治疗他们心中的伤痕,恢复扭曲的心灵。不,其实我并不承认表弟的心灵有任何扭曲,至少,在对父母抱着仇视态度的情况下,仍然愿意相信他们,跟着他们去上海,这证明孩子的那份纯真与善良并未泯灭。
再后来,舅妈发了一份传真到上海:“打孩子是上帝赋予母亲的权力。”我默然……
不只见过一个像表弟这样特殊的少年,他们的性格充满棱角,因此他们的行为方式也是极端而又决绝的,他们坚持着自己的真理,不愿意作出任何退让。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说,我欣赏这样的个性,欣赏这样的坚持,这样一份可贵的勇气。然而我却知道这也仅仅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说话,仅仅停留在欣赏的层面,他们的做法却并不适合我去效法。这似乎有些矛盾,可无耐地,事实就是如此。你不觉得生活对我们过于残忍了吗?
“适者生存”,为了生存,我学会顺从。1 2 3 木头人……
PS:曾经有朋友对我的作文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地对我说:“小妹妹啊,你写的都是些应试作文……”我想他并没有真正地理解我。希望他读了这篇文章能改变以往的看法。“适者生存”,我们先要学会生存,不是吗?但我绝不是个懦弱的孩子,这点我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