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忍文化历史悠久,饱经沧桑,上至禅语箴言,下至市井闲谈。“小不忍则乱
大谋”,“忍一时则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都是千百年来人民智慧的结晶。
是可忍,孰不可忍。忍与不忍,是争论不休的问题,是我们需要参悟的警言。
面对国民近乎麻木的隐忍精神,鲁迅先生痛心:“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孔乙己面对封建科举制的精神迫害,选择了忍;祥林嫂扛着封建礼教的大山,选择了忍;闰土被这残酷现实无情地压榨出发丝间的最后一滴汗水时,选择了忍。幸福是一样的诱人,而悲剧却各自有曲折的情节。忍,让他们失去了尊严,失去了抗争的权力,失去了最后一丁点拥有美好的可能。
晚清政府在国门被列强的大炮“叩”开后,抱有教化“蛮夷”之妄念,面对国土沦丧、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火烧圆明园,一路顶着忍的帽子败退,谋求讨好列强博其欢心下而苟活,最终的覆灭便是顺乎天意了。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将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样的考验,才是应该忍得的。
遥想当年韩信忍得胯下之辱,终成一代名将;司马迁忍住宫刑之屈,成就一家之言。世之贤者,多困于命运之蹇。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则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必经人世之大痛,忍住了,痛定思痛才可能有一番大丈夫之伟业!人非生而能者,打击非磨平棱角的利器,而是打磨出生命中光亮的神斧。
当今世界局势风云变幻,朝荣夕辱,大国间表面和平共处,实则利益交结,暗流涌动。面对美国的经济打压,达赖势力的猖獗,日本钓鱼岛问题、历时争端,中国可谓身处旋涡。国民中躁动着一股宣战热潮,意解历史宿仇之恨,但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经济建设为主要任务,忍得这些小伤口。我们在给予必要的回击后,仍应忍住心中不平,盯紧世界发展的步伐,避免拖入战争的泥潭中。
胸中有小不平,以忍消之,世间有大不平,非剑莫能消尔。忍的境界,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