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是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
——题记
今天的素描课上,老师给我们出了个难题??画出你认为最难又最容易画的一个人。
“最难”,我倒这么认为。因为我立即想到的第一个人便是隔壁班的我的“梦中情人”。我开始构思她的轮廓,想象她的乌黑秀丽的长发,记起她迷人的双眼皮……而同桌第一个想起的人便是她的偶像??美女刘亦菲。
“那就是你们的母亲!”
是啊,谁能想到?最熟悉,是母亲不仅给予了我们生命,而且要呵护我们长大;陌生人,是我们除了记不住她的容颜,甚至连她的一张相片都没放在身边。顿时,一股莫名的神情写满我们的脸上。有惊讶,但更多的是惭愧和自责……
偶然翻起曾经的“备忘录”,里面竟有一条这样写着:
“每天要闭上眼睛想一想,想自己的母亲、父亲、朋友……”
原来,曾几何时,我也竟在做着这么对的一件事,但又不知在什么时候,我竟把这种“美德”随便地抛给遗忘的记忆,然后置之不理。
终于明白,母亲就是第一个我该想起的人,而且首先必须记住的是她的容颜。啊!可我做到了吗?
我开始担心,我不仅记不起母亲的容颜,甚至第一个想起的人已被“情人”、偶像等取代。有时,我们不会忘记“情人”、偶像的年龄、生日、性格、星座、爱好,甚至他(她)在哪年哪月哪日在何地做过什么事情也记得,却无法记起“简简单单”的母亲的容颜!
难道在我们心中最伟大的爱不是母爱?那是什么?
记得上个世纪末,香港的老百姓在评选所有的唐诗中最喜爱的十首时,名列榜首的是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会想到什么?能想到什么?该想到什么?
不禁忆起母爱的点滴。刚从山区里出来到城里上初中那时,母亲就耳提面命:一到学校就要打个电话回来,知道吗?
我是个听话的孩子,所以一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家里人打电话。
可是,在第一个学期末的最后一次到校,一时间我却忘记给家里人打电话回家了。我一早就到了学校,但我是等到下午一点十六分才打电话回家的。
刚拨通电话(大概那边的电铃只响了半下吧),电话就有人接听:
“喂,是xx吗?”是我妈的声音,而且声音很是急促。
我很奇怪,我连话都没有说,况且这部电话也不是我家的,是邻居的,我妈怎么会知道是我呢?
“是啊,妈!”
“到学校了吧?!”
“到了呢,上午十一点就到了。刚到时电话卡没钱了。后来和同学到外面兜了一圈,又忘记了,所以到现在才打电话回来呢!”我说得很轻松,好象只要打个电话回去就了事了。
“哦,只要安全到了就可以了,下次记得到了就打回来,啊……”
“恩,我知道了。”我感觉到她好象还有话要说,但不知为何却不说下去。
后来我禁不住再打了电话问了一下邻居,邻居告诉我:
那次从你九点出门后,过了两个小时(从我家到学校就这么长时间),你母亲就坐杂器电话机旁,一直守到你打电话回来,午饭都没有吃,怕错过机会。只要电话铃一响,她马上接,然后就问是不是你。从上午守到下午你打电话回过来,一共接了十多个电话。且每次拿起话筒开口就问是不是年,然后每次都很失望。我恐怕如果那时你再不打电话过来的话,她就要到学校去找你了……
没等邻居说完,电话这头的我已泪流满面。
这就母爱,才一点一滴,就能让人感动良久,触动颇深。
同样是上初中的那几年,除了打个电话报平安,每个星期我都要写封信回家。母亲是没读过书的乡下人,于是请另一个邻居(是一位小学老师)帮她念信。
有一次,为了少一份誊写的工夫,在信息课上,我把信用电脑打印出来就寄回家里。
终有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几天后的一个黄昏,母亲竟奇迹般地出现在我面前。原来是她接到信后,听小学老师说这信不是手写的,信还未念完,她便不顾一切坐了两个多小时的车赶到学校来看我,看我的手……
不想多说什么,单就活生生地出现在我面前的母亲,就够我的眼泪“肆无忌惮”地“玩转”个一整天。
谁能说母爱不是最伟大的爱?母爱有时虽只是一点一滴,但偏偏却是不平凡的。一点,点出了母亲的心血,点出了她所有的真情;一滴,滴进我的全身血脉,滴到我的心灵深处。现在的我终于相信且必须相信,我第一个想起的人还是我“最熟悉的陌生人”??母亲。即使有时第一个想起的人真的是“情人”、偶像,但那只是短暂的,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环境,甚至是心情。
于是,我不再担心。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给我第一个想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