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般人都会认为财富越多越好。中国民间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说法可见积累财富是一件性命攸关的事情否则活着就没有安全感。从古至今人们都在通过各种手段积攒财富:占有很多田产和奴隶将金银珠宝装在瓦罐子里东埋西藏;存折和信用卡经常更改密码设法将已经占有的财富保值拖欠民工工资炒股洗钱……人们整天劳碌奔波为的就是多积攒一点最好将儿子孙子的那一份都准备妥当。
据说中国上古的尧、舜、禹时代也就是《礼记·礼运》中所说的那个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人们的财富观念很淡泊思想境界似乎很高。“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对于财富如果不是担心丢弃在地上而浪费资源那么谁也不会把它搬到自己家里去。孔子感叹那样一个美好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他认为夏禹、商汤、周文、周武时代是“小康之世”大家都变得很自私一门心思积累个人财富没有人关注公共问题和福利经济学。因为那是一个“天下为家”的时代天下、国家都变成了私有财富。为了防止“家天下”的财富格局遭到破坏必须限制个人私欲的无限膨胀。于是先贤们按照天道运行的原则发明了一整套“礼”的规范来维护已有的社会秩序。到了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就连“天下为家”的格局都没有了以德配天的“王道”没有了只有以“五霸”为代表的“霸道”谁的力气大谁就当权有枪就是草头王说得赢就说说不赢就打。孔子认为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
面对这样一个糟糕的局面孔子提出了自己的方案:教育。上梁不正下梁歪首先要教育君
2004年7月8日 名家专稿 读书笔记
Dushu Biji
王让他们懂得以德治国的道理要老百姓节俭、不贪婪自己首先要节俭、不贪婪;要老百姓
守法自己先要守法。社会出问题了跟领导者很有关系不要在老百姓身上找原因所谓“《春秋》责贤”就是这个意思。对于老百姓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在积累财富的时候正直有德的人首先谈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糊涂人则只是谈怎么样才能增加利润损人利己、破坏环境都在所不辞。
孔子从来也没有反对财富。在他那些被称为贤人的学生中财政管理专家、国际贸易专家、政治家大有人在。只有颜渊既不关注吃穿住更不会积累财富像个苦行僧。孔子对他偏爱有加不仅因为他达到了仁的境界、对老师忠诚更主要是他的身体太差让人怜悯。只有在谈到尘世生活之外的更高理想时孔子才会用颜渊做例子。颜渊生性木讷体弱多病35岁就病死了不足为戒。即使极端主义者老子也没有反对财富。他设想的“小国寡民”(有点罗伯特·诺齐克“最小国家”的意思)方案中也十分强调财富问题:要有好吃的、穿着打扮要漂亮、每一个家庭都要有至少两室一厅、最好还要有乡村俱乐部(“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实际上没有人反对财富。人们只是对财富的积累方式和分配方式提出质疑。为什么徭役赋税越来越重?为什么劳动者贫困不劳动者反而富裕?为什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为什么原创性劳动越来越贬值虚拟经济(或者信息经济主要是传播小道消息)越来越吃香?人类还有没有得救的希望?人类文明史上所谓“轴心时代”的一些宏大思想体系(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印度教和佛教古希腊哲学希伯来先知)中都包含着对财富积累和分配方式的强烈质疑成分。在此后的文明进程中一方面是人类积累财富的技能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对文化先知所提出的质疑越来越不屑一顾。
2
西方经济学界有一个令人吃惊的观点:私人恶德就是公众利益。这是18世纪的荷兰人曼德维尔在《蜜蜂的寓言》一书中提出来的这就是经济思想史上著名的“曼德维尔悖论”。曼德维尔描写了一个充满恶行的蜜蜂王国的繁荣状况。后来邪恶的蜜蜂突然觉悟了向天神要求让他们变得善良、正直、诚实起来。“主神终于愤怒地发出誓言:/使那个抱怨的蜂巢全无欺诈/神实现了誓言……”。接着在整个蜜蜂王国中一磅贬值为一文昔日繁忙的酒店渺无人迹不再有人订货举国一片萧条景象。
曼德维尔所说的恶行主要是指传统道德禁忌中人性的缺点:贪婪、奢侈、虚荣、自私。曼德维尔认为如果禁止这些“恶行”社会就不能进步财富积累就会落空整个社会就会陷入贫困状态美德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如果让每一个人都充分地按照私利的原则去追求财富才能总体上增加社会财富才有繁荣。我们已经看到了亚当·斯密“自利最大化”理论的雏形(也有点接近杨朱“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思想)。
亚当·斯密说:“个体生产者只想达到自己的目标他这样做时……由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结果出现而这个结果并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更一般的表述是:“总体收益的结果有别于创造收益的个体意向。”西方经济学界认为这是对经济思想最具智慧的贡献。如果
3
2004年7月8日 名家专稿 读书笔记
Dushu Biji
换成曼德维尔的表述就是恶行产生了善的结果。资产阶级十分纳闷地想我们只不过是想作恶、想满足个人的私欲没想到一不小心产生了善良的结果真是世事难料啊!刘少奇曾经也有类似
的说法好像是说资本家越剥削工人工人就越舒服。香港某大亨经常在电视上发脾气说:“我不投资了我不剥削了行不行?”顿时香港舆论一片哗然高声呼吁你投资吧!你剥削我们吧!连“菲佣”也上街了高叫要维护自己选择当仆人的自由权力。
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认为德行、善等理想人格会限制社会经济的发展。仔细想想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如果大家都像颜渊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还活得很快乐那么搞福利经济的念头就要落空;进而仁者又如何能快乐起来呢?孔子晚年的生活全靠那个既善于从政又善于做生意的学生子贡支撑。所以孔子把女儿嫁给那个懂鸟语、而且还有犯罪记录的怪才公冶长;将侄女许配给人生态度健康的南宫适而决不会将女儿和侄女嫁给他最喜欢的颜渊。孔子还说过颜渊的确很有德行但太穷。太穷的人无疑不适合当女婿当一个道德楷模差不多。但是孔子也决不会将女儿嫁给一个只知道做生意、毫无德行可言的“威尼斯商人”。
西方经济学大概过分依赖那只“看不见的手”太重视“自利最大化”以至于忽略了对财富积累和分配方式中存在的问题的关注。1998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说:“亚当斯密在他的任何著作中都没有对自利的追求赋予一般意义上的优势。”他认为西方当代经济学曲解了亚当·斯密关于人类行为动机与市场之复杂关系的理论。亚当·斯密“对悲惨现实的关注、他所强调的同情心、伦理考虑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尤其是行为规范的使用被人们忽略了”(《伦理学与经济学》北京商务2001P30―32)。
同情心、怜悯心、仁义、德行这些范畴被西方理论视为文学性的表达不能进入科学研究的视野从而在制度层面上无法实施。这只能说明西方理论的逻辑本身有问题而不是说这些范畴不重要。在孔子那里这些因素都是教育的基本内容。他试图通过诗歌和音乐教育使人的内心能保持一种美好的情感从而冲淡人的欲望。实际上他的这一愿望并没有实现。从唐代开始文学艺术就沦为科举考试的一部分后来成了某一党派和团体的宣传工具。今天它又成了获利、满足欲望的一种高雅方式。甚至连教育本身也成了一种商业前期投资。所有的东西都变成了商品变成了可以据为己有的“财富”。
3
中国人积累财富的方式是十分独特的主要是借公共利益的名义实现个人私利。在传统文官制度中首先要通过学习仁义道德理论、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然后才有通过国家财政发放的“俸禄”。一般而言取得任职资格的人只有“俸”而没有“禄”。“俸”基本上只能满足一般性的日常开支。“禄”的部分则要等到真正上任之后从地方财政中搜刮。而且这是大头。今天也是如此。那些地方小官“俸”(工资单上所示)的部分跟我们大家差不多但“禄”(现在叫“灰色收入”)的部分却十分离谱。否则我们便无法理解一个小官僚怎么能过着奢华的生活。
公开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人一般都遭到鄙视(等级依次为官农工学商)有时候还规定其子女不得参加科举考试。换句话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秦汉以后)将通过私欲满足而积累财富
4
2004年7月8日 名家专稿 读书笔记
Dushu Biji
的路堵死了。于是欲望的宣泄渠道转向权力:当官读书也是为了当官。结果导致了一种权谋
文化的畸形发育。像西门庆那种人基本上是个文盲也不想读书做官一门心思做生意。但他既不搞实业也不搞贸易主要财政来源是开妓院和赌场。他的生药铺(药店)基本上是个幌子。同时其生意得以维持的一个重要技巧就是勾结官府(红包搞定)也就是将权谋文化加进财富积累过程中。这都是财富积累和分配缺少制度支持的结果也是“恶行最大化等于公众利益最大化”理论迅速盛行的文化基础。
除开二三十年代上海的特例中国人只有到了20世纪80年代才敢于大张旗鼓地提倡积累财富从而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极度饥馑的饿汉形象。尽管从整体历史进程上看这是一个迟到的进步但也伴随着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权钱交易的黑幕、道德败坏、贫富两级分化的惨状、自然资源和环境毁灭性的破坏。
即使搁置这个绕不开的问题我们也依然困难重重。整整这一代人正在为了迅速积累财富而无心考虑财富之外(包括道德)的问题。他们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而拼命(台港人称“打拼”)。在一种极度不安全感的驱使下他们像疯狗一样满街乱窜还扬言35岁挣够了就退休。他们害怕爱情、家庭、子女影响积累财富的进度从而过着单身、姘居或丁克族的生活。财富的确与自由相关但离幸福却越来越远了。这种一代人的困境是我们正在师法的西方经济和社会已经出现了的困境。有没有一种可以绕开社会伦理学的经济学?传统伦理还有没有意义?通过劳动与自然交换的财富积累是不是没有边界的?
没有谁仇视财富但与财富相关的问题它的积累方式和分配(流动)方式它与自由和幸福的关系却永远是一个疑问。君子贪财这没有关系;取之无道就出问题了。不是“财”出了问题而是“道”出了问题。社会的整体失衡不是经济学问题而是一个与所有人都相关的人文主义的基本问题。
[作者简介]张柠原名张宁江西都昌人文化学者、文学批评家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研究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叙事的智慧》、《诗比历史更永久》、《飞翔的蝙蝠》、《时尚鬣犬——文化时评集》、《经验的魔盒》等多部著作。目前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与批评。
“那是条公狗。附近只要来了母狗它就会激动起来管也管不住狗的主人就按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的原理每次给它一顿打。就这么一直打下去最后那可怜的狗都糊涂了。后来它一闻
5
2004年7月8日 名著重读 读书笔记
Dushu Biji
到母狗的气味就耷拉着脑袋夹着尾巴绕着院子猛跑哼呀哼的就想找地方躲起来。”
这是南非作家J·M库切小说《耻》中的一段文字。我每次重温这一段文字总觉得有一种彻骨的悲凉。好端端的一条充满激情的公狗就这么给它的主人废了。这是人类诸多卑鄙行径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库切想借此警告人类曾犯下的罪孽以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可不幸的是悲剧还是重演了角色由狗变成了人。
五十二岁的戴维·卢里是开普技术大学文学与传播学教授。他讨厌家庭的束缚先后两次结婚又两次离婚。他的性格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少了老年人该有的平静、善良与耐心却多了年轻人特有的躁动、怪僻与不安。戴维·卢里教授是一个有浪漫气质的人。他饱读华滋华斯拜伦的诗歌对浪漫诗歌所描绘的动人女子更是心驰神往。是诗唤醒了他身上残存的激情。他的心就像冬天里的一朵火焰他渴望温暖每一个美丽女子的心灵。说真的他的生活里真不能没有女人特别是他鳏居多年更对女子的神秘与妩媚有十二分的好奇他几乎每时每刻都要爱一个女人尤其是既漂亮又有魅力的女子更让他心仪而又痴迷。
戴维·卢里爱上的第一个女子名叫索拉娅索拉娅是一个成熟丰满的女子。戴维·卢里从索拉娅身上品尝到的是秋天的果实一样的芳醇、甜美。有那么一段时间他好像又回到了激情四溢的青年时代。自从遇上了索拉娅他心灵的沙漠变成了绿洲。然而好梦总是那么短暂戴维·卢里万万没有想到索拉娅是有家庭有孩子的。当索拉娅得知戴维·卢里发现了她的家庭秘密时她便永远地消失了。她变成了一瓢冷水浇在了戴维·卢里的脸上、心上。他感到一种寒凉一种难言的孤独。
此时的戴维·卢里就像河边上的一棵枯树他的生命要么永远地枯死要么等待着春水来滋润重新长出新绿开出新花。
幸亏戴维·卢里心中的火焰没有熄灭在痛苦的等待之后他那滋润万物的春水终于来到了。那春水名叫梅拉妮。
梅拉妮的到来改变了戴维·卢里的一生。
一个二十二岁的女学生和一个可以称得上父亲的五十二岁的老师怎么能够走到一起并相互爱恋呢?这其中恐怕有神的启示。戴维·卢里向梅拉妮的求爱将成为文学史上最经典的表白:
“女人的美丽并不属于她们自己。那是她带给这个世界恩惠的一部分。女人有责任与别人分享这美丽。”
“我所接近过的每个女人都让我认识了自己的一个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她们不断使我成为一个更加完善的人。”
戴维·卢里在对女人和爱情的理解上超过了他的精神导师华滋华斯和拜伦。面对如此动人心魄的倾诉别说单纯迷人的姑娘梅拉妮就是智慧如雅典娜的女神也一定会心甘情愿向戴维·卢里献出自己的芳心。
梅拉妮投入戴维·卢里的怀抱肯定是听从了神的召唤。是冥冥之中的神让戴维·卢里和梅拉妮在温床上流连。让他们忘记了四季的轮转。让他们体验到了生命的原初的极乐与狂欢。让他
6
2004年7月8日 名著重读 读书笔记
Dushu Biji
们感受到了灵与肉结合所带来的奇妙和和谐。
在几个迷神之夜戴维·卢里和梅拉妮不知道他们已经分享了生命中的狂喜。他们一个做了国王一个做了王后。
他们更不知道神既爱了他们就当惩罚他们就像伊甸园中的亚当和夏娃因为既偷知了禁果就当逐出乐园。而戴维·卢里和梅拉妮因为篡越了世俗的界线梅拉妮的离开是一种必然戴维·卢里被逐出校园则是他应得的报应。小说的情节到这儿可以说惊心动魄扣人心弦。戴维·卢里的命运何去何从?最终戴维·卢里毅然接受了命运的惩罚。他没有卖弄一点乖巧更没有向世俗屈服尽管卖乖和屈服能保住他的职位。他坚定地走出了学校的大门。现在戴维·卢里非常清醒他不能出卖自己不能背叛自己更不能亵渎他和梅拉妮分享的原始的激情。那逝去的激情足够让他回味后半生。
梅拉妮就像他生命中的一场大雪纷纷扬扬纷纷扬扬。这场大雪过后戴维·卢里生命中真正的冬天来临了。他心中的那一朵火焰日渐微弱再也不能温暖他的骨头。
戴维·卢里就这样被南非这块神奇的土地彻底遗弃了。他被逐出校园后先在女儿的农场里流浪遭黑人的冷眼后又到护狗所里打杂和一个半老徐娘鬼混。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变得萎琐、卑贱。而且一张老脸毫无生气毫无激情。他心灵的那一朵火焰正在熄灭。他的心里在一片冰冷。当他发现自己就像那条不中用的公狗时他觉得活着简直是一种耻辱。
女儿对生活的惊人冷漠也是一种耻辱。
还有梅拉妮渐行渐远的背影。
还有世上最后的服刑。
所有这一切都是耻辱。
在南非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库切想通过戴维·卢里保留人类精神的火种。但南非这片土地太古老、斑驳芜杂了戴维·卢里那一朵火焰闪烁子几下便熄灭了化作一片冰冷。
但火种不能永远熄灭。必须重新寻找新的火种就像那勇敢的先祖——普罗米修斯。
南非作家库切的小说《耻》绝对应当一看。小说中每一个人物的出现每一回事件的发生每一次内心的独白对我们都是一个震惊都是一次打击。经过多次的震惊、打击以后也许对“活着”我们有了一次另样的认识。
小说的第一个人物出场了男性52岁身体健康头脑清醒离了婚在大学教文学。他对工作兢兢业业“月复一月地布置作业收回作业批改作业。作业中标点用错了用词不
7
2004年7月8日 名著重读 读书笔记
Dushu Biji
准确拼写有失误他都一一纠正。论点不够有力的他就提上一两条意见在每一份论文的最后都写上一段简明但经过仔细琢磨的评语。”他出版过三部著作眼下正在写第四部。“他没有离开讲台因为讲台给他提供了一份生活来源也因为讲台让他懂得要时时谦恭让他明白自己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
这就是小说的主人公卢里老师一个普通而又敬业的老师。这样的老师我们太熟悉了我们周围就有许多。教书认真批改作业不怠慢课余写教学论文几十年没下过讲台时时谦恭这不就是我们的楷模?
我们觉得卢里老师活得很好了很骄傲了很幸福了很人模人样了。如果这样下去“博导”、“学者”、“特级”‥‥‥一顶顶桂冠接踵而至一个个荣誉迎面而来。可是接下来的事就超出了我们的经验。
卢里老师与妓女索拉娅有每周一次的交往这也算不了什么这一切对他没有丝毫影响。谁也没有责难他人们都能理解何况他还鳏居着。与索拉娅每周星期四下午一起度过九十分钟他也心满意足了星期四成了卢里的一块绿洲。一直这样下去生活也不会有什么改变。可是卢里似乎觉得和索拉娅在一起还需要点什么于是他要去了解索拉娅的生活他想要进入索拉娅的情感世界索拉娅便永远消失了。因为索拉娅要赚钱过体面的生活卢里有性的需求于是两人就达成了一个默契建立了一种规则——性钱交易仅仅是交易而已。当卢里要破坏这种规则时索拉娅只有离去。
索拉娅的离去在卢里的生活中似乎不应有一丝波澜。他完全可以另找一个妓女照样平静而又光荣地生活着。可接下来发生的事让我们又一次感到震惊。
卢里爱上了女学生梅拉妮于是他体会到一种深切的幸福他又回到了激情燃烧的岁月。五十二岁的卢里仿佛回到了生命的春天。
显然卢里又违反了一种规则(下文的“法律意义”)不久东窗事发。从校方到媒体从同事到他的前妻无一不在痛恨他、谴责他。
如果说卢里与梅拉妮的艳遇使我们震惊那么下面卢里与“听证会”的一番对话就更是匪夷所思了。当校方组织的“听证会”(相当于我们的“调查组”吧)对卢里进行批评教育乃至提出处理意见时卢里回答:
“你还没有问我爱不爱她呢。你是不是也该问问这个问题了?”
“从法律意义上说我没有异议从哲学意义上说我有一些保留意见但我想这可能不在你们考虑之中。”
卢里最终拒绝了校方给他的公开悔过以保住工作的机会宁可远走他乡。在这里卢里的“哲学意义”和现实的“法律意义”(一种规则)不可能调解他也不去调解。当然听证会的教授们也不会去理会卢里的“爱不爱”的问题。但在卢里自己的“哲学意义”要千百倍大于现实的“法律意义”。
我们愿意对卢里的“哲学意义”作进一步的了解。
8
2004年7月8日 名著重读 读书笔记
Dushu Biji
卢里来到女儿露茜的农场当露茜问起父亲为什么不接受校方和大家的批评教育卢里回答:
“那太让我想起毛的中国了。当众认罪自我批评公开道歉。我可是个旧派的人我宁愿别人把我往大墙前这么一推一扣扳机一了百了。”
“那是清教徒的时代。私生活成了公众的事。好色和伤感情怀都很可敬。可他们要看热闹:捶胸顿足悔恨不已最好再来个涕泪交加。事实上他们想看的就是一场电视表演。我可不买帐。”
如果说这些我们还能理解下面的父女对话就一如天外之音了。当露茜问起父亲的事卢里回答:
“一条公狗附近只要来了条母狗它就会激动起来管也管不住狗的主人每次给它一顿打。就这么一直打下去按条件反射原理最后那可怜的狗都糊涂了。后来它一闻到母狗的气味就耷拉着耳朵夹着尾巴饶着院子猛跑哼呀哼的就想找地方躲起来。”
“我觉得狗要是做了像咬碎了你的拖鞋一类的事情要打要罚完全应该。可它的情欲是另外一回事。按自己的本能行事就得受惩罚这样的正义没有一种动物能接受。”
“违背自己的天性还要在起居室里度过余生整天东转转西转转叹叹气嗅嗅猫养得肥肥胖胖的。”
这就是卢里的“哲学意义”他渴望过另一种生活一种保留人类天性的生活一种激情燃烧的生活一种纯真的生活。当然卢里的“哲学意义”在社会铁的“法律意义”面前必定要碰得粉碎。卢里的天性、纯真、激情带给他的必定是耻辱。
但是库切的思考不仅仅停留在性的层面上在小说的后部分我们可以看到。
小说的后一部分露茜被三个黑人强奸无论是在卢里还是库切、我们看来这都是一种残暴的罪恶的性。卢里一再要女儿去报案令卢里无法理解和接受的是露茜一再坚持不报案。最后露茜不得不以身体与尊严为代价做了以前的雇工佩特鲁斯的小老婆。
是什么逼得露茜这样我们似乎看见了她周围密布的“法律意义”就像卢里在学校里遭谴责时的那种“法律意义”。不管是与梅拉妮交往中主动的卢里还是在强奸事件中被动的露茜都逃不过“法律意义”的审视。
远不止这些库切的眼光似乎还看得更远请看小说开头卢里的对现实的感受。在卢里看来自己的学校是“让人阉割过的教学单位”“他更显得与环境格格不入。”;自己的学生“听课时目光茫然”“学生们的这种漠然使他十分生气。”;“来听课的什么也没有学到来教书的倒学到了最最深刻的道理”。
那么就让我们走进一次卢里的课堂。他正在讲授华滋华斯《序曲·第六部》写的是诗人在阿尔卑斯山的经历。卢里在激情地朗诵着:
“从一条岩石裸露的山脊
我们首次看见勃朗峰绝顶
心中一阵悲伤。┄┄”
9
2004年7月8日 名著重读 读书笔记
Dushu Biji
课堂上呢?沉默又是一阵沉默卢里面对的是一片倦怠沉闷的空气。卢里还激动地讲着:“我们可以追随诗人的脚步去爬一爬希望也能经历华滋华斯感受过的那种给人启示的刹那。但这样的时刻只有当我们的目光部分地转向我们内心伟大的想象时才能出现。”课堂依然沉默没有一丝反响。够了不仅学生连他自己都讨厌自己说话的声音了。
“华滋华斯”、“内心”、“伟大的想象”、“启示的刹那”┄┄这些曾激动过几代人的词语现在已经与卢里的课堂远去与卢里的学生远去与卢里的学校远去与卢里的同胞远去。卢里还能指望什么呢?
读完小说脑海一片空白忽然想起了小时学过的《荔枝蜜》。
做一个工蜂忙并快乐着。
■ 张青云
“他很清楚自己的这种情感有点自鸣得意甚至有些对女人过于疼爱但他还是把自己放纵于这样的情感之中。”卢里教授和妓女索拉娅在温文有度的欢乐中过着有规律的生活。索拉娅身材高挑纤长一头长长的乌发一对水汪汪的深色眼睛她的性情相当平静既平静又温顺。卢里教授在索拉娅身上获得了满足一种从不减退的满足感。他从不热烈但内心深处却有一种激情。在他的学术生涯中每星期一次坠落于温柔乡中就像荒漠中点缀着绿洲使他暂时从烦躁的、了无生气的生活中解脱出来。
自从索拉娅的双重生活(每星期一次的妓女生活其余时间的体面生活)被卢里搅乱后卢里便远离了那种自我满足的生活。随之而来的是又一次激情奔放的情爱追逐。这是卢里命运的转折点他迷恋上了他的学生梅拉妮并且诱奸了她在他起居室的地板上和着雨点在窗上的拍击声他和她做爱欣赏女孩线条清晰明快的体态欣赏她的完美高潮之后立刻昏然失去知觉。他体会到了一种深切的满足感一种一直难以消失的满足感。有时甚至冲进梅拉妮的公寓硬找女孩完成爱事。
然而在卢里快意一时之后麻烦事便拉踵而至梅拉妮为了摆脱和他的关系向校方告发了他。令人吃惊的是卢里并不想为自己辩解在校方努力保护他的协调会上竟不与校方配合而是做出一种不打自招的姿态用校方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倒应该保护你不至于被自己伤害”这一个倔强的固执的老头终于离开了大学讲台开始了种游荡的生活。
他寄居于女儿露茜的乡村农场上开始和他不屑一顾的粗野人共事甚至打下手甚至只能和愚蠢丑陋的中年妇女贝芙·肖进行爱事。这些都不算糟糕的。更可怕的是他的女儿在他的眼皮
10
2004年7月8日 名著重读 读书笔记
Dushu Biji
底下被三个当地人当畜牲一样地轮奸甚至其中还有一个小孩。最后女儿只能嫁给雇工佩得鲁斯做小老婆以苟求生活。
整个故事有两桩大事形成鲜明对照:卢里诱奸南非人的女儿南非野蛮人轮奸卢里的女儿。前者施事人身败名裂后者施事人永远骑在被害人的头上。大致同样的事完全两样的结局。这是令人深思的。卢里与梅拉妮的关系严格地说“诱奸”一词是用得不准确的梅拉妮体验到了快感卢里也没有强迫梅拉妮的意味。梅拉妮无视这一切而告发了他。相反露茜则实实在在是遭遇轮奸、抢劫却只能自咽苦水不敢作私毫的张扬甚至不让父亲报案惩罚施暴人。露茜屈服甚至就是跪倒在施事人脚下。
很显然卢里所代表的文明秩序在当时当地已没有力量代之而起的是黑人社会秩序。在这种道德语境中卢里所为是不合理的当地人赢得了话语权且赢得了行动权。他们貌似不合理的道德又有深层的历史合理性即殖民者留下的苦果应由其后人咽下。
远距离审视黑人的道德话语及道德行为其实是一种扭曲的非常态的话语和行为。卢里教授对待女人是柔爱的甚至在辩护时竟不为自己开脱相反竟为控告人梅拉妮辩解起来。他对女人的欲望源于他的强悍的生命力和奔涌的激情。贯穿故事始终的卢里的创作《拜伦在意大利》有极强的象征意味是故事中的和声、复调。拜伦一生四处漂荡而在意大利时遭遇新的爱情创造力勃发写下《唐·璜》等大量杰作。这一个复调实际咏叹的是人的生命力、人的激情、人的创造力。作者在为一种勃发的生命力赞叹这种生命力就象熊熊燃烧的一团火将乏味的人生点亮。令人遗憾的是粗野的黑人强势话语窒息着这应有的激情生命它们掀起了一场暴风雨露茜屈从了卢里则发誓决不像他女儿永不折腰。然而暴风雨中的一团火能燃烧多久又能照亮多远呢?
衰老是丑的是一件耻辱的事。时间是这位无情的魔术师总是以其巨大的力量把健壮美丽的生命揉搓得丑陋不堪。为了反抗生命的这种“自然缺陷”中国诗人杜甫寻找了一个“老树著花无丑枝”的意象想以老树的繁花满枝来遮蔽丑陋以老树的充沛生命力来维护生命的美丽和尊严。但是因为他采用否定的表达方式所以还是让丑字暴露了出来。为了寻找更好的遮蔽李商隐创造了“夕阳无限好”的意象让人生暮年的感受停留在“夕阳”这个美好形象上。不过这“夕阳”因为“只是近黄昏”所以有了太重的孤寂和感伤于是宋祁经营出“且向花间留晚照”的意象让生气勃勃的鲜花簇拥着落日把落日烘炙成一朵硕大的玫瑰。从此花间晚照这幅美丽温馨的图景就成了中国诗人对人生暮年最圆满的诗化。这种诗化抽掉了现实人生的所有内容有如一种唯美而纯粹的幻境使衰老不再是一件可怕的事。
南非作家库切的小说《耻》让人感到仿佛是这种古老的回声人们很容易从小说的柜架里
11
2004年7月8日 名著重读 读书笔记
Dushu Biji
看到“且向花间留晚照”的诗歌原型。在小说里库切以现实主义的语调讲述了一个浪漫老人的故事在诗歌古老的花瓶里盛进人生之酒在诗歌提供的华丽舞台上驱遣一个名叫戴维·卢里的老人去实践诗歌的主张把诗歌的图画幻境演变为一种生存形态。通过库切这么一番尝试诗人所勾勒的浮于天际的远山浅条逐渐显现出山的全部形貌甚至连生长远山的大地也全部呈现在我们面前。
小说主人公戴维·卢里是一位52岁的老人大学教授开设了一门论浪漫主义诗人的课在教学过程中他自认为学到了“最最深刻的道理”。他恐惧地感受到落日下的无底深渊无限眷恋人生甜美的感官筵席所以要在沉坠之前作最后一跃。这位老人忠实于诗歌精神从浪漫主义诗人那里学习生活以审美眼光看待人生努力把生命创造为艺术品使自己的存在成为一个美的存在。他从诗人歌德的“永恒的女性引我们上升”诗句中、从诗人惠特曼的“男人从女人诞生出来”诗句中获得了启示之光把诗歌中的鲜花换作生活中的女人然后他像诗人拜伦一样攫住女人从她们身上引燃自己的感官之焰汲取生命的激情获得生命的丰富体验弥补生命的单性缺陷。他曾经对女儿说:“我所接近的每个女人都让我认识了自己的一个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她们不断使我成为一个更加完善的人。”的确人要想获得对自己的认识要想打开自己的灵魂之门要想刺激自己的生殖力除了和异性进行交会融合就无法迸出生命璀璨之光。戴维·卢里他的一生从女人身上“获益匪浅”现在“他胸口像有鲜花盛开”他终于获得了“充满生命的美丽境界:数百条都和他纠缠在一起”。他凝滞的血液沸腾了沉睡的激情奔涌了岁月像潮水一样在他脉管里喧响。音乐在创造着他他也在创造着音乐创造着“特蕾莎”创造着一个全新的生命形态。
“从诗人的诗行中我学会了爱可是我发现生活完全是另一种模样。”用诗化人生反抗自然操纵生命的戴维·卢里教授在生活中尝到了来自社会给予他的耻辱他的审美人生与道德人生、宗教人生发生了尖锐的冲突。他发现他的生活、人类生活被道德和宗教主宰着这两种统治力量是他的生存方式的天然敌人。如果说他的审美人生是一簇生命的浪漫火焰那么道德和宗教就是铁的炉膛它们要囚禁生命之火使它在黑暗的炉膛里闷烧、暗淡而至于灰烬。他深深的懂得:道德站在社会立场上否定着个体人生宗教站在永恒的立场上否定着短暂的人生;道德的内核是冰冷的功利理性宗教的内核是绝望的虚无;道德对于生命是“阉割”宗教对于生命是“消解”。道德和宗教无视于生命的真相它们的教又是不诚实的是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它们否定人性欲望回避现实人生是深层次的厌世是对生命的背叛。他知道道德家喜欢把老人描述成“平静、善良、耐心”这样一些抽象的美德观念可他认为这些“美德”是“激情消失”的产物是欲望枯竭的表现是生命衰败的丑陋。如果老人没有激情和欲望生命就成了干枯的空壳。所以他要捍卫老人“欲望的权利”不让“火神死去”哪怕他被道德家当作替罪羊驱逐于社会之外。他也看到宗教是怎样对待衰老生命的。那个有如牧师的贝芙·肖用“满嘴新时代的胡言乱语”用她“让人安慰的念头”、“有感情的念头”去消解那些衰老的生命。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贝芙·肖并不是一个帮助解脱的天使而是个魔鬼。”宗教对生命并没有爱它没有帮助解决生命问题的诚意它只是解决生命。贝芙·肖那间标榜爱动物的屋子其实“是一个洞”“你的生命就在这洞里漏掉了”“灵魂给挤出了肉体”那间屋子散发着耻辱气味。宗教和道德这两个人类文明支柱就这么一直干着不仅扼杀生命而且使生命蒙受耻辱的事情。
但是最让戴维·卢里教授尴尬的不是宗教和道德的教义而是自然加于年老生命的耻辱。戴维·卢里教授的诗化生存方式有两个无法解决的问题。一是自然加于年老生命的衰败和丑陋。既然审美人生是以美为内核那么丑陋粘附美丽就成了违背自我逻辑的事情就有违自然和道
12
2004年7月8日 名著重读 读书笔记
Dushu Biji
义。戴维·卢里常常在心里自惭形秽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作者在向读者提个醒儿让我们警惕审美人生这个悖谬之处。另一无法解决的是伦理问题。生命的生长是有层次的是有序的生命总是前代繁殖后代。如果年老的生命占有年轻的生命那就是乱伦。戴维·卢里教授和女学生梅拉妮的亲近从哲学意义上说他是在和自己的女儿亲近作者让戴维·卢里在女儿床止和梅拉妮亲热是一个象征性的细节至于“女儿成了他第二个救星是他重生的年轻的新娘”更是直接的道白。教授的女儿被强奸和对他的封闭态度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轮回报应而是启动人们对欲望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孤独的芦苇
——读弗洛姆的《逃避自由》
作为一种心理学概念孤独感有两个层次。一种是深层次的心理意识具有这种孤独感的往往是一些思想感情深沉、见解及个性较为独特的人他们因其思想见解深刻无法与人沟通而产生孤独感如贝多芬、爱因斯坦、凡·高、卡夫卡等等。另一种是大众化的孤独是现代文明人共有的心理症候。正是这后一种成为美国著名思想家及心理分析学家弗洛姆关注的对象。
在本书中弗罗姆回顾了人类追求自由的历史。他指出人类历史是一个“日渐个人化及日渐获得自由”的历史。亚当和夏娃违反了上帝的旨意偷吃禁果从而真正有了作为人的意识自由开始了与此同时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亦因此遭到破坏。人类一方面摆脱了传统的外在权威的种种束缚尤其在当今人类差不多完全摆脱了宗教及诸种权威的影响并拥有较充分的物质财富成为完全“独立的个人”;但另一方面一旦人类独立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被瓦解人的生命价值的完整性亦不复存在。在这之前人隶属于宗教、社会和家族而不属于自己。这种状况妨碍人类朝自由、自决和完整的方向发展但是它往往又是“慈爱、互助及安全”的人可能感受到饥饿和外在压迫的痛苦但人不感到孤独。
然而获得“自由”的现代人则呈现出另一种情形。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人日益个体化成了一根根伟岸羸弱的风中芦苇。现代文明制造出大量的物质产品它像一堵堵高墙将人与人隔开把人拉离本真状态。乡下人的热情纯朴在城市绝迹茅屋的原始气息在一幢幢高楼大厦中荡然无存。甚至在一个人格不健全的社会人们连孤独也无从察觉只有麻木、浮躁和野蛮。人们赤裸裸的炫耀财富却离本真愈远;人们谈论性谈论女人却离本真愈远;人们宽容默许一切却离本真愈远。在当下时代存在真正成为了一个问题。
现代社会中政治的专制可能走向衰弱但专制“并非消失而只是转为看不见的”“它伪装成一般常识、科学正常状态公众舆论”(弗洛姆语)它有其表现在金钱和物质财富的魅力方面。政治专制能让被压制者清楚的看见对手容易明了自己受压制的力量来自何方从而产生要摧跨该股势力解放自我的愿望。而现代社会的世俗专制则是隐蔽的它无处不在无孔不入那么肆无忌惮那么温情脉脉受压制者如芒刺在背又无从发泄因为他无法看清对手犹
13
2004年7月8日 精神家园 读书笔记
Dushu Biji
如日本鬼子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人们为了挣脱孤独的泥沼或麻醉灵魂或投身于极权政治或发泄破坏或玩世不恭等等。但是这种努力显然极其脆弱因为它是以丧失自我的完整为代价这只能使现代人披上一具更沉重的精神枷锁。
毋庸置疑现代人的孤独实际是现代人自身价值的失落和终极关怀的迷惘。弗罗姆在寻求解救之途的同时也为人类的未来描绘了一幅理想蓝图:“唯有在一个社会中当个人——他的生长与幸福——是文化的目标个人不必屈服于外在的权威也不必受外在权威的利用以及他的良知和理想是真正属于他的。唯有在这样一个民主社会中自由才会真正实现。在这里人的一切(包括良知和理想)真正属于人是首要前提。”弗氏在对人类现实处境满怀焦虑的同时也对未来抱以极大希望。但人类究竟如何才能到达那个光辉的顶点?作者对此似乎显得力不从心。何况在一个缺乏绝对价值判断而任人主宰的社会里人类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和自觉抵制来自外部及自身的奴役的力量?换言之人是否真正得以享受到灵魂的自由从而彻底走出孤独迷惘的困境?
恐怕这仍将是一个问题至少在当代。
我的阅读经历
■张晓楠
对于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早期的阅读几乎是一种奢望。有时逛书店看见琳琅满目装帧精美的图书想起童年时代的阅读心中有无限的感慨。
60年代末如火如荼的“文化大革命”停止了第一波的喧嚣而告一段落。我随当医生的父母下放到赣北偏远的一隅开始了我人生最重要的阶段在一个王姓祠堂改建的小学里蒙学。那时候的小学课本除了《老三篇》之类其他的乏善可陈。
大概是在读三年级的时候公社小店的橱窗里有一本书让我眼睛一亮那是一部上下两册叫«艳阳天»的小说。我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在说读一读它那一定很有趣!我请求父亲买下了这两本书。作者浩然是写高﹑大﹑全人物的始作俑者现在鲜有人提到他的名字但对我来说是他的小说让我第一次知道了阅读的快乐。那是怎样的一个夏天!我把上下两册的第一卷«艳阳天»读了又读读完又情不自禁地讲给其他人听许多医生护士都向我借这部书。书还回来的时候就象当年许多书一样“没头没尾”了! 现在再也见不到那种“没头没尾”的书还在别人的手里津津有味地阅读的情景了。现在的孩子可能无法想象这样的事情一个夕阳西下的傍晚妈妈出诊未归几个孩子坐在医院门前的台阶上读一本破旧不堪的小说有时只是一本小人书读到最后有几页撕掉了空留下叹息。
那时外国小说最珍贵很不容易借到。印象最深的一本是雨果的«悲惨世界»---若干年后根据书的内容我才知道书名---那也是一本“没头没尾”的书前面不知道撕了多少页只记得头一页是一幅插图象是铅笔的素描黑白两色显示出小说沉重的笔调又仿佛告诉读者冉·阿让那不容玷污的伟大人格。画中的冉·阿让在为可怜的珂塞特提水……。那是一部让无数读者感动的书。
我产生了对书的渴望。寻找一切可以阅读的书籍样板戏剧本鲁迅(他是“文革”中除了
14
2004年7月8日 言 论 读书笔记
Dushu Biji
浩然之外唯一可以出版作品的作家)的小说、杂文甚至喜欢看《赤脚医生手册》、《中草药图谱》。“文革”后期出版了《十万个为什么》《科学小实验》等科普书籍这些书籍给予我的不只是一种愉悦有时会使我产生一种阅读之外的情愫在雨声蛙鸣的夜晚在薄雾弥漫的清晨竟对那一片畦田葱茏有了无限的遐想心中会有莫名的感动仿佛上苍与我心灵相通。
70年代中期我随父母回城。那时又流行浩然的一部描写西沙保卫战的小说---《西沙之歌》这本书用诗一样的语言写成如行云流水而又大气滂沱。我和我的同学在作文里竟相模仿一时成风。后来又流行长诗我们认同的好诗是“蓝天/白云/我们来了/广阔的天地/我们的战场”至于当时的另类诗人食指们的诗是好多年后才知道的。
最令人兴奋的阅读是八十年代初那是我所经历的中国最为朝气勃勃的时代几乎每一个青年都在读书。为了买到一本渴望已久的书可以在寒风中排一上午的队。记得在八二年新华书店来了几部«普希金诗选»我和一个同学轮流排队终于到手那种快乐与激动再也没有过。那时有许多人都在准备考大学但没有老师没有补习学校大家聚在一起复习功课有时会谈论对某本书的评价或互相交换对方没有读过的书。这些人中有锅炉工电焊工还有象我这样的无业游民。我们的生活是清贫的但内心是充实的那是阅读给我们带来的。
后来我上了师专。当时的九江师专真是藏龙卧虎教我“英诗欣赏”的老师毕业于中央大学教“英文精读”的老师毕业于上海外院教“欧洲文学史”的老师毕业于北师大。我还认识物理系的一位老师毕业于西南联大机电系曾经受训于昆明抗战时在滇缅远征军中任翻译。在这些老师的指导下我读了大量的书英文的、中文的凡是能找到的都不放过象《麦田守望者》《莎士比亚戏剧集》《培根小品文选》《情爱论》还有已解禁了的巴金老舍的小说(我最喜欢他那部没有完成的«正红旗下»因为我的祖母也是旗人)我甚至还读了朱光潜、李泽厚的美学著作。记得听老师讲但丁的《神曲》他边讲边背«神曲»的段落如痴如醉。我好生羡慕希望有一天能买到一本。终于八四年在福州的一家书店以一元六角的价格购得。当我二十年后再翻看这本书时发现里面有一张书签夹在七十页这本书共有五百四十八页当时一定是读不下去而停在这里。现在仍然读不下去因为那只是但丁的《神曲》不是每个人都能分享的他的贝亚特里齐在天堂之上无人可及。至于我只是将但丁作为一尊神而永远顶礼膜拜。
现在的阅读已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而是一种情趣一种品味。你可以自由地徜徉在房龙优雅的文字中体味着王小波的黑色幽默沉浸在荷马悲壮的史诗里……。这样的阅读让我感受到生活的价值及人类的使命阅读已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有时我想如此酷爱阅读是源自于偶然还是与生俱来?我宁愿相信后者我相信万物之灵长的人类内心深处有对光明对智慧的渴求书籍就是这些我们所渴求之物的载体正应了刘半农的那句诗“教我如何不想它!”。我不再欣赏浩然式的赞歌而是深深地景仰雨果的博大与仁爱。因为阅读我感到责任;因为阅读我感到充实;因为阅读我看到希望。阅读使我高尚阅读使我美丽。
■ 周明学
判断一种政治制度的好坏恐怕不能光看它是否有利于经济利益的增长。从历史上看一种不好的甚至很坏的政治制度可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例如二战前的德
15
2004年7月8日 言 论 读书笔记
Dushu Biji
国希特勒推行法西斯主义统治——这是公认的人类有史以来最坏的政治制度之一但其国内经济在短期内却迅速增长。1932——1938年德国不仅在工业发展的速度上为英、法、美等民主国家所望尘莫及就产品绝对量而言也大大超过了英、法二国。又如20世纪20年代末以后的苏联斯大林逐渐背离马列主义建立起极权主义统治——这是导致苏联亡国、苏共亡党、苏式社会主义制度亡命的重要原因然而二战前后苏联的经济发展却十分迅速十年的时间完成了国家工业化50年代年均经济增长接近10%。所以判断一种政治制度的好坏除了看经济利益是否增长以外还必须看公民是否享有充分的自由、社会利益的分配是否公正、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否和谐等等。
《围城》中哲学家褚慎明说:“哲学家碰见问题第一步研究问题:这成不成问题不成问题的是假问题pseudoquestion不用解决也不可解决。假使成问题呢第二步研究解决:相传的解决正确不正确要不要修正。”其实在史学研究中问题也有真假之别。例如“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说”在新中国的史学研究中一度成为显学现在看来它们无一不是假问题。这中间的教训实在是太深刻了。
王绍光在《“接轨”还是“拿来”:政治学本土化的思考》一文中提出了政治学的本土化问题。其实历史学也存在这个问题。如斯大林的五种社会形态说在学术界早已受到了有力的批驳但中学历史教材等书籍仍然在宣扬它——要知道中学历史教材对一个民族的影响有多大。常金仓先生在《中国早期国家结构研究》一书序言中指出:“我们至今没有产生通过对西方社会科学理论的反思建立起适合于本国历史实际的念头。”这实际上是提出了历史理论的本土化问题。过去那种削足适履式的史学研究可以休矣。
为了集团利益而牺牲民族利益这种做法在中国向来会受到指责。但也有例外。例如罢1914年欧战爆发后孙中山为了换取日本对其本人及其政党的援助甘心以“二十一条”要求主动出让予日本1915年加重出让中国权益之具体内容较之“二十一条”之内容实有过之而无不及。(见《晚清七十年》页557)又如毛泽东晚年对田中说感谢日本人的侵略。(见《假如鲁迅活着》页9)这两件事如果换成是别人恐怕早就被批判得体无完肤了。
旧时史家所谓“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人看不起外国人;鸦片战争以后外国人看不起中国人”太过整齐划一令人疑惑。1936年胡适先生在致罗尔纲的信中说:“我读你的计划微嫌它条理太好系统太分明。此系统的中心是‘湘军以前兵为国有;湘军以后兵为将有。’凡治史学一切太整齐的系统都是形迹可疑的因为人事从来不会如此容易被装进一个太整齐的系统去。前函所论‘西汉重利东汉重名唐人务利宋人务名’等等与此同例。”其实汉唐之际国人对域外民族、国家是极为尊重的史例有二。其一当时对域外民族、国家多称为“大”者如汉有“大宛”、“大月氏”、“大夏”、“大秦”唐有“大食”等等。其二当时“和亲”之盛亦为国史大观。国人看不起外国、外族大约始于有宋一代。
夏商周断代工程意义重大影响所及已经超出了学术界的范围但招致的质疑与批评也同样令人注目。在夏商周断代工程结项前后有国外学者对工程的性质以及结论的科学性提出了质疑
16
2004年7月8日 言 论 读书笔记
Dushu Biji
认为参与工程的学者明显接受了政治驱动对考古材料缺乏系统的发现和分析特别是中国学者把二里头遗址当作夏文化的做法被认为是难以接受的甚至指责是误导行为。国外学者对夏商周断代工程更为关键的批评在于指责工程的方法论有问题采用的碳14测年数据不可信。2002年5月24日的《中国文物报》发表了张立东的文章《面对面的对话----“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美国之旅》报道了断代工程4月份在美国的首次正式亮相。以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李学勤先生为首的四位专家组成员在华盛顿和芝加哥举行的三场讨论中面对对方的质疑与批评无法答对李学勤还有“因故先行回国”之举实属尴尬。对方学者指出工程报告(简本)使用的所有碳14“拟合”数据仅有68%的可信度;工程在非文字证据的研究中无论考古分期还是碳14“拟合”都存在由于冒进而形成的穿凿;迄今为止工程公布的所有“拟合”数据尚无一可以通过用同样程序进行的演算。国外学者担心工程做出的错误年代会对那些关注年代学但又无法亲自检验的人产生误导并使错误的年代成为正式出版物的标准。这次以“交流与争论”为题的讲座确实暴露出夏商周断代工程从方法到具体结论都存在严重问题。张立东的这篇不事“护短”的报道能够在《中国文物报》上公开发表实属不易。如果因为这次争论和报道而导致国内重新评估工程相关结论的价值无疑是值得庆幸的。其实在国内学术界也对工程的思路和结论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历史文献家刘起釪以及宿白、余伟超、张忠培等著名考古学家都在不同场合表达过不同的意见。不幸的是他们的意见在主流媒体的一片颂扬声中被淹没了。这说明在重大学术问题的讨论中自由地、平等地发表不同意见的氛围是不可或缺的。请参考刘星《缺席的对话---夏商周断代工程引起的海外学术讨论纪实》(载《中国文物报》2001年6月6日)、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岳麓书社2003年版页17--18)。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和人与人的关系而不注重人与自然及人与神的关系具有非科学和非宗教的倾向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带有人文主义的某些特色但从儒家所提倡的“天人合一”“天人合德”等人论观点来看它“将人伦义理说为宇宙之主宰原则”(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实质上剥夺了作为思想和实践主体的个人的主体性和选择自由。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这种注重人事和现世的价值观念是以伦理价值为取向的在传统文化中人只是作为伦理的工具而存在的。在儒家看来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道德“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冠义》)“天理之不存则于禽兽何异矣”(《粹言》卷二)所以儒家特别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把个人道德完善看成是社会完善的基础和起点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方面三纲五常的伦理义务作为外在约束将“礼”制度化、法律化;另一方面将外在的伦理要求(即礼)进一步内化为人的内在需要(即仁)强调“内圣而外王”把人的价值和需要限定在道德修养上。这样伦理道德便成了维系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和一切价值的出发点和归结点伦理道德取得了本体论的意义人从主体地位下降到伦理的附属物。在传统社会中重人伦重道德强调以礼节情提倡人格的自我完善致力于人际关系的和谐统一正是伦理至上观念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的集中表现。美善一体的思想“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存天理灭人欲”等反人道的观念正是这种伦理取向的必然产物。孟德斯鸠说过:“中国人把整个青年时代用在学习这种礼教上并把一生用在实践这种礼教上”(《论法的精神》)礼教成了中国人的生活内容和生活目的。因此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礼教文化其基本精神是伦本主义而不是人文主义梁漱溟先生从另一个角度认为传统中国是一以伦理为本位的社会(《中国文化要义》)与此是吻合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