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龙之介——文学的烟火1000字

2024-06-0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人生不如一行波德莱尔”,你是否遇见过将此句作为座右铭的古典文艺青年 ,却曾将它当作一个人之性格的写照。殊不知这是芥川龙之介一生的写照。

近代日本古典文学的璀璨之星

芥川的成名作《罗生门》是一篇古典短篇小说,它相当于一把钥匙打开了芥川的创作之门,主要讲的是在很短的时间里、很小的地点中,描绘了两个乱世中的毫无前途老年妇女与选择苟活的男人之间的故事。本篇极大意义上嘲讽了当时资本主义疯狂发展而处于混乱中的日本,从而讽刺了人性的罪恶,收到了社会的广大反响,人们开始关注着这位才华横溢的青年。

《鼻子》将芥川对古典的透视力再次展现了出来,使他受到了大文豪夏目漱石大力赞赏,因此,他的关注者开始飞速上涨。

关于古典,不得不说一下取材于中国古代、富含神话色彩的《杜子春》了,它主要讲述的是杜子春为了有所修为而铭记仙人的教训,最后在父母在地狱濒死时不得不违反修为规则的故事。此篇讽刺了那些为了名利而放弃自己最宝贵的东西——亲情的人。芥川的古典风格犹如热潮一般,在日本迅速流行起来,甚至出现了许多效仿的文章。

现代的低潮,欲绽放的艺术之花

古典的迅速发展后,芥川尝试将古典文转化为现代文,众多文章中,出色的大幅减少,唯独人物刻画有名的《毛利先生》比较出彩,宗教现代文《南京的基督》隶属上等文。此阶段将近占了芥川写作生涯的二分之一,此时的芥川过上了安逸的生活。

文学之花的绽放与死亡

天生体弱多病的芥川在最后的创作阶段患上了许多疾病,加上母亲遗传的精神病,使他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已经到了最后阶段,严重时,他的眼前甚至会产生幻象。在此阶段,他创作了中篇小说《河童》,描述了一个封建又神奇的河童世界。《海市蜃楼》则介绍了他眼中的幻想世界。此时,他的大多数作品显得无比压抑,奇特的风格使创作再次受到了人们的追捧。最后,芥川继《地狱变》,在遗作《一个傻子的一生》中,将自己对艺术的热爱与毕生奉献艺术的观点再次点明出来,“人生不如一行波德莱尔”就是最鲜明的写照。最后,在床榻上写完遗书,服用了大量巴比妥(一种安眠药)自杀。此事极大的震惊了当时的日本,并给他忠诚的追随者太宰治留下了阴影(太宰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受到了芥川的影响)。

芥川龙之介犹如烟火,在近代文学史上绽放又消逝,他散放的火苗使日本文学史后辈的产生给与了极大的影响,芥川奖则是日本文学新星最高奖项之一,他的火苗,终究在日本掀起了燎原之势,在世界的文学艺术上有着极大的贡献。他将艺术本身的光彩散发出来,完成了自己无悔的一生。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