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悲剧700字

2024-06-29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我刚接触《兄弟》这本书时,说真的,我有种抵制的情绪。理由很简单——书中部分词语是我所无法接受的,至少是在书面上我无法接受。后来,我还是一口气把它看完了,我觉得余华这个作家肯定不会令我们失望。不出我所料,这本书的确和我从表面上所看到的大相径庭。他的深度反衬得我所想的是那么的肤浅。

文革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遥远而又神秘的时代,至少父辈们的讳莫至深让我们感到一丝荒远。但在余华的书中,我找到了那个真实的时代:精神狂热,无比的精神狂热,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众生万象地追逐一个个伟人的足迹,试图用自己的生命在他们身上留下痕迹。人们的本能与欲望被社会的群体欲望压抑。个人不再重要,个性被压制到最低——随之而来的就是暴行。这是人治取代法治的必然现象。个人意愿凌驾在高高在上的法律,同时一直饱受欺凌的底层群众开始膨胀。自身不冷静的躁动,再加上别有用心人士的挑拨,他们把错误的矛头指向掌握知识的群体。结果,到头却发现谁也没有胜利。只是空前巨大的内耗,并陪上了一代人的黄金年龄和另一代人的希望。

余华少有用笔来描写那些惨烈的画面,而是用调侃的方式叙说那些故事。让人在大笑之余又有反思,为那些鲜活的人物感到悲哀,为那个时代感到心痛。

书名为《兄弟》,文中的亮点亦在兄弟。

李光头和宋钢的性格迥然不同,一个胆大好事,一个谨慎细致,两人在文革中结下了亲于兄弟的友谊,但来到了改革开放后的时代,两人却走在了不同的道路。最后,不适合这个时代的宋钢,李光头却成为了超级富翁,难道这是命运吗?兄弟间的差异被时代逐渐扩大,如同余华所说“中国人用四十年经历了西方四百年的生活”。

《兄弟》一书可谓至情至真,时而让人捧腹大笑,时而让人扼腕叹息。悲剧色彩贯穿全书,也反映了余华的深思与忧虑。

《兄弟》值得一看,并且一看再看,毕竟像书中的那个鲜活的时代已经逝去……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