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与缺900字

2024-06-03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人生的岔路口,80向前90向后?

我们90后不是没有志向

成绩和关注压得我们无处走

但依然牵手向前从不放弃

无人知晓,收获寂寞

只有回忆陪我们共同度过

从陌生到拥有,快乐到失落

所以我们只能选择沉默

我们90后的抱负远大

我们拥有信念和感动

心中美丽的憧憬从未枯萎

忘记压力,共同奋进

90后的地位无人可以替代

成功的大门随时向我们敞开

没有什么可以阻隔

90后定可走向人生的巅峰

(小作文结束)

圆与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如是说。

我们生活的地方是一个蓝色的星球,球则是圆,而我们在生活中就是处理圆与缺的哲学。缺到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正如道尔顿,色觉的缺给了他医学理论上的圆;安藤百福破产的缺,让他有了一个新产业的圆;家务杂工乔利的缺,让洗衣技术得到了一个圆。

而今的我们,对于祖先圆与缺的理论,应该从新审视。老子的“福”与“祸”就是一种意义上的圆与缺,祸兮福之所倚告诉我们那缺的一面仍可以带来全的完美。

苏轼说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不同的经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而缺和圆的对比才让我们既发现缺的美,也发现圆的美。

圆与缺的哲学是什么,也许就是那些伟大的人能够用一种缺憾而不舍的精神去追求完美。黑格尔曾对此这样评价:“人的灵魂一定到过至善至美之境,否则怎么会不停的追求完美。”的确是这样,人因为有缺憾所以才追求完美。不得不说,道尔顿、安藤百福、乔利都是伟大的人,他们用自身的缺憾成就了人类社会一个完美的圆。

人生中的缺值得我们赞美,它带给我们的是人类精神的食粮。

也许林黛玉的缺是对爱情的过分执著及悲观的人生态度,但成就爱情刻骨铭心的圆是她缺憾后的完美追求。曹雪芹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但他的人生缺憾给了他困惑,同样由于对完美的追求,他努力奋斗,而最终的完美在于他千回百转后那一瞬间的彻悟。

同样震撼我们的是梵高的人生,他的缺憾是用金黄色的刀切去单耳,用阳光般锋利的光泽切割出人生浓墨重彩的画卷。而我们所敬仰的贝多芬,则是用自身的缺陷在灵性至极的黑白键上敲击出壮丽的生命乐章。

这些伟人用缺憾成就了灵魂以及人生的完美。他们的缺憾以及对完美的追求是人类天空中绽放的银白礼花。

对于我们,这圆与缺的哲学依然要研究下去。我们的人生本是一片荒漠,而我们一生的任务就是要让这片荒漠开出完美的花朵。

不要哀叹缺憾的不美,就像一片叶子一样一生绿着去成就一个金色的梦。这就是圆与缺。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