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与黑暗1000字

2024-06-09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在台灯下写作业时,眼前突然一片黑暗。停电了。

第一次感到光明的离去是那么迅速,又那么悄声无息。在学校上自习时突然停电,总会拌着同学们轻轻的惊叹,让我有种感觉:光明的来去是有声音的。日出时,阳光洒向大地,如果你仔细倾听,会听到露珠伸懒腰的声音,这是阳光来临时的声音;晚上,月亮爬上树梢时,如果你用心聆听,会听到树叶向月亮“沙沙”的问好声,这是月光来临时的声音。那烛光呢?烛光来临时的声音是什么样的?我迫不及待地点燃一只蜡烛。仍是静静的,只有烛光的摇曳带动了空气活跃的气息。是光明,让昏昏欲睡的书房变得灵动起来;是橘黄的烛光,把房间染得充满温馨。

和光明在一起是最幸福的事。黎明,我有时会满怀喜悦得起个大早,迎来一天的第一缕曙光;傍晚,如果有空,我会恋恋不舍地在日落时分凝视夕阳,直到最后一缕夕阳的余辉与我告别;晴天,我的心情也会和天气一样明媚;阴天,我的心头总会有莫名的阴霾。

我总是对飞蛾充满敬佩之情。我敢说,它对光明的热爱超过了其它所有的生物。羽•;泉的《飞蛾》是对它们最好的赞美:“我像一只飞蛾拼了命地往那火里飞,最终却看不到谁为我落泪。一往情深粉身碎骨其实早已无所谓,有谁会享受化成灰的美……”每当听到它,我就十分感动。我总认为,“飞蛾扑火”应该是一个中性词,因为它是对世界上最勇敢的生物对光明这一伟大图腾的崇拜的最好诠释。聪明的人类嘲笑飞蛾的愚蠢,却很少有人像它那么勇敢。我愧然。

我努力地追寻光明,对黑暗的降临也曾一度非常恐惧和排斥。小时候的多少个阴天,我曾哭闹着不要去上学,因为见不到亲爱的“太阳公公”;幼时多少个突然醒来的夜晚,我也总会莫名地哭泣,因为在黑暗笼罩下的一切似乎都变得张牙舞爪,凶神恶煞。

时光慢慢流逝,光明和黑暗在我身边来了又走。渐渐地,我接纳了黑暗,而且迷上了它的静谧。我不会总是“在黑暗里呼唤黎明”,而是静静地享受它的宁静。享受黑暗,不是在其中煎熬,而是为了更好地迎接光明。我坚信,纵使黑暗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

我喜欢郑振铎的一段话:“在黑暗中走着的人,总要相信光明的必定到来。因为继于夜之后的一定是白昼。夜来了,白昼必定不远的。”这段话出自《向光明走去》,鼓舞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冲破黑暗,迎来了光明的新中国。身处逆境时,这段话总会在我脑海中闪现,心中总会有奋起的力量。

顾城有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其实,光明和黑暗是一对孪生兄弟,正如成功与失败,幸福与苦难。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