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语听琴1000字

2024-05-1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古琴,是孤独的。  
 
 多少年来,我一直都想着同一个问题:在内心的某个角落,到底是什么东西,被我遗忘了呢?  
 
 偶尔似乎悟到了什么,色彩却总不鲜明,如梦中的雾,萦绕在意念的竹林间。别于清晰,又介于模糊。  
 
 我总向往着这样一个意境,一个纯粹属于我的世界:古寺暮钟,月照流泉。三五朋友坐着、躺着,捧一盏清茶,任琴声漫过心田,听泉短曲耳。宽转平和,音节大雅,听山溜清韵,洗涤尘襟。于轻拢慢捻中,心如落叶跌入深谷,悠悠荡荡的飘向无穷无尽的古朴之中,我们不知身处何方,一种遥远的生活方式,潺缓的在我们心中重现,热欲化为宁静,焦灼化为淡泊。彼此不言,就那样静静地,静静地体味孤独,体验空灵,体验那遥远的回想。  
 
 琴,乃化德之物,“大声不震哗而流漫,细声不灌灭而不闻,平和、中正、舒适、悠闲,合于中和之道”,所以“古者圣贤玩琴以养心”。(桓潭《新论·琴道》),嵇康、阮籍等竹林隐士,都是善琴之士,田园隐士陶渊明“性不解音,而蓄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晋书?6?1陶渊明传》)。做中隐的白居易酷爱音乐,善弹琴,他在《好听琴》之中写到:“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即空。一声本耳里,万事离心中。清畅甚消疾,恬和好养蒙。尤宜听《三乐》,安慰白头翁。”几度遭贬的王维,过着参禅悟佛,亦官亦隐的生活,与好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旧唐书?6?1王维传》)。真隐也罢,假隐也罢,时隐也罢,心隐也罢,皆不忘“手挥五弦”。  
 
 然而,可悲的是,我,一个太过愚拙、冥顽的人,总是希翼能领略古琴的意韵,也曾尝试着学琴,然总不得其要旨,敬畏于它的玄奥而自惭形秽。所以,古琴在我,便只有听的份。于是,裹着夜纱,柔和而不失幽怨的月光;玄衣削瘦,凝重孤傲而饱经沧桑的人,还有古雅厚重兼夹幽咽的琴声,在意念中隐隐地溶在一起,以致于本就模糊的影像,变得更加模糊。  
 
 在城里,间或地也有琴声于喧嚣中飘来,所能感受到的,只有弥漫于城市中的苍白。即便是听听罢了,也觉兴味索然。  
 
 这样,古琴便离我愈加地远了。  
 
 欲循声却是无源,自然也是无缘。那个爱听琴的我,躲着俗务缠身的我。而出于非尘的琴声,让我惊栗,让我汗颜,让我在矛盾中又染上了更多的烟尘,以致那难得奏响的声响,让我听出了些许哀婉。  
 
       松荫会琴候知音,老僧指月七弦鸣;  
       一床古琴一杯茶,半分清醒半分傻。  
 
 有这,便足够了。可惜的是,我们缺失那份淡泊名利的心。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