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驳有力是议论文写作中常常会用到的一种技法。它的特点是用具有说服力的论述,分析、驳倒被认为是不正确的观点,并树立起正确的观点。运用这种技法,需要把握住的关键有两点:一是分辩识别要予以批驳的观点的荒谬之处,找出它不正确(或不全面)的所在;二是针对荒谬、不正确之处给予有力的批驳。分辩、识别谬误,找出批驳的“靶心”,是写作的准备阶段(即了解“论敌”观点,并进行分析的阶段),要抓住“论敌”观点中那些一经“击破”就 “溃不成军”的主要观点,因为只有如此才能真正“驳”倒对方,达到目的。
要力求抓得住,一经批驳就能击中要害,否则只在不重要的地方“驳”,最多也只能“伤其皮肉”而不能“毁其筋骨”,仍然达不到驳倒对方的目的。找准了 “靶心”之后,可以进入写作,即可以展开有力的批驳了。 批驳中要注意的是:一,观点要鲜明;二,批驳要有理、有充分的论据;三,语言要有力,显示出一定的威势。
如果文章对谬误观点辨识准确,观点鲜明,批驳有力有理又有据,确实驳倒了谬误的观点,又树立起了正确的观点,那么,就可以认为文章对“辩驳有力”技法运用得不错,有了效果。 辩驳有力常常用在驳论性的文章中,是写作驳论性议论文的重要技法之一。但是立论,驳论又是辩证统一的,常常相互补充,因而以立论为主的议论文也可以运用辩驳有力这一技法,“破中有立”,协助立论性文章较好地完成立论的过程。 吕瑛同学的《驳“机遇出人才”》,就是一篇较好的运用了辩驳有力技法的议论文。
它以鲜明的观点,大量有说服力的论据,批驳了“机遇出人才”的观点,表达了机遇靠人去创造,去捕捉,“希望获得成功和成才的人,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实力的积累和创造上”的观点。让我们具体看看这篇文章。
文章一开始,作者就说:“有人认为成才靠‘机遇’ 能够碰到一个好机会,就能成才。我看不尽然。”一句“我看不尽然”,鲜明地表明了态度,树起了要予以批驳的“靶心” 而且语气断然,说得肯定,说得自信,很有气势。然后进入论证,首先以简明的语言叙写了“牛痘”和“青霉素”发明者成才的故事,既说明成才与机遇有关,但更为后文点出的“捕捉机遇是有必要条件的”这一论点服务。
论述以事实为论据,让人不能不信服。而后,作者又借拿破仑之口,明确了自己文章的中心论点、机遇是人创造的。紧接着,便集中笔力,举例和设例相结合,运用对比论证和类比论证,围绕中心论点进行了反复的论证。既驳了“机遇出人才”,又树立起了自己的观点,而且“破”得有力,“立”得有理,最后以“钓杆与钓鱼” 为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捕捉机遇是有必要条件的”这一论题。
至此,文章水到渠成,中心论点自然而然也就树立起来了。
((驳“机遇出人才”》以驳论为主,有破又有立,论证中还调动了多种方法,通过大量有说服力的例证说明论证自己的观点,有的是举事实为论据,有的引名人名言为论据,有的打比方设置例于为论据,而且语言简洁,运用排比句增加文章气势,造成了“辩驳”有力的一种综合性的气势,也增添了文章的说服力。这又启示我们,运用浒驳有力技法时,不仅要会分辨识别某些观点的谬误,而且在“驳”的过程中,要尽力调动可以增添文章说服力的各种手段,促成辩驳“有力”的效果。 运用辩驳有力技法时,要注意的是产有力,,首先是由于 “有理”。如果对准备予以批驳的观点了解不深,研究不全面,没有抓住要害,没有找准“靶心”,更没有充分的理论和材料上的准备,就匆忙地去“批”、去“驳”,那是一定不会产生顶期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