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历史学家汤固比曾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文化,无疑是令汤固比作出如此选择的原因。曾经的中国,是文化的集大成之地,但当今的中国,文化,该去哪里寻找呢?
是那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还是那推倒重建的文化复制品?亦或是那包装精品的职场畅销书?我们环顾四周,猛然发现我们距离文化已经越来越遥远了。我们看到的是纸醉金迷,看到的是急功近利,看到的是精神贫瘠,唯独文化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甚至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经济发展了,钱包鼓起来了,文化却是生疏甚至远离了。
梅贻琦老先生曾说过:“大学不在于有大楼,而在于有大师”。文化的传承更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大师为之孜孜不倦。恪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国学大师陈寅恪已渐渐远离,文化之独立,文化之自由,踪迹难寻,取而代之的是文化成为经济的附属品,成为物质的牺牲品;“书囊应满三千卷,人品当居第一流”,学贯中西的国学泰斗钱钟书也再难复制,文化的浅薄化、功利化日趋严重。现代社会还有多少人醉心于学术,醉心于文化而置物质、名利于不顾?所谓的学者、专家多数只是披着文化的外衣而去招摇撞骗的酒囊饭袋。缺乏了真正的大师的寻在,文化该去哪里寻找?
大师的缺失令我们茫然,而文化载体的消亡更是令我们失去了寄托。现代社会,人被社会推挤着,文化被物欲消解着,那些富含文化特色的建筑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纷纷倒下了。梁思成、林徽因的故居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成为推土机下的瓦砾;郁达夫故居也因市政建设被拆了;骑楼也慢慢地淡出了岭南人的视线之中。城市成为了千城一面的建筑,独特的文化气息荡然无存。文化在城市的发展中变得无足轻重。但是若是北京没有了四合院,西安没有了兵马俑,岭南没有了骑楼,敦煌没有了莫高窟,他们还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吗?文化不是一个抽象的符号,而是那些蕴含文化气息的遗址建筑。这些文化载体是一座城市历史文明的微型样本和魂魄所在,是后人追索名人风采和时代风貌的重要依凭,但是,这些文化载体却慢慢的一个又一个的消失殆尽了。高楼林立的石屎森林,文化该去哪里寻找?
现代社会,我们疑惑,我们追问,文化,何处寻?我们是否还要回到汤固比所说的公元一世纪的中国?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却让我们发现,文化,其实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舌尖上的中国》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舌尖上的味道,更通过那舌尖上的感动让我们了解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一方文化,我们其实都是在一方水土滋养下的文化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敬畏,人与自然的和谐,就蕴含在中华美食中,一直流传至今。只是社会发展太快,人走得太远,渐渐淡忘了那文化的味道。“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其实,文化不仅蕴含在中华传统美食上,也蕴含在我们的语言、文字、建筑、小桥流水,甚至是那一抔黄土之上。
最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视而不见。文化也如此,我们是该俯下身子,守护那一些文化因子,保持那一份文化情怀,既目眺远方,又要驻足脚下,然后,我们就会发现,文化距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文化人。